烟,受之如納鸿毛之轻,易,戒之则如掷千钧之锤,难矣。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那么为什么林则徐会力顶万钧压力禁烟呢?林则徐上奏道光皇帝奏折中云,“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表意十分清楚,其一,鸦片毒害中国军队导致失去战斗力,其二,大清白银外流,导致国库亏空,据说鸦片战争之前,每年外流白银达千万之巨!
今天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爱卫工作办主任李全乐在北京透露,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吸烟率为6.9%,尝试吸烟率为19.9%,还有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的危害。这一情况,尤其应该引起注意。” 同时他表示,自《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以来,中国的控烟履约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中国控烟履约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成人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距《“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由此可见,一百多年前的禁烟运动,一百年后的控烟运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吸烟之人,雅号“烟民”,中国烟民千千万,上至庙堂之上,下至阡陌之间,皆可见烟雾袅袅者。窃自认为,烟民分三类,资深烟民,俗称“烟枪”,烟不离手,尤其酒后,食烟如食菜;中等烟民,需时则吸,不需则不吸,具有一定的自控力,但无法戒除。再一类,烟民中的“高人”,“唯烟而不近烟”,只是特定的环境下逢场作戏罢了,这一类人不可小觑。
余吸烟,至今已逾十五载,染此恶习,纯属一时兴起;泰山、将军、白沙、黄鹤楼、黄山等,皆熟。然,余虽吸烟,但有“三勿”原则,一则家中勿吸烟,家如鸟栖息之地,岂允烟雾缭绕,二则他人车内勿吸烟,他人之车如他人之家,皆勿为,爱吾幼,爱其幼,爱吾老,爱其老。三则孩童长者面前勿吸烟,长者之前吸烟为大不敬,家长为孩童人生第一榜样,于孩童之前吸烟,无异于告知,吸烟为善事,非恶事,其后必效仿之。
而今,三月不知烟草味,一心只读文字书。
烟对人身体的危害,且破费钱财,路人皆知,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去吸烟呢?中国社会乃人情社会,烟酒为人之间相处之媒介,酒乃取悦对方,烟乃己身表述,然,常近烟酒者,必伤身劳财。
吾曾告知海滨兄弟,汝一年之烟资,可为令郎置一柜书,何不反而行之?君不见,茶余饭后,与儿女共阅书,于己乃修身,于儿女乃雨露,何乐不为之?每语之,则劝告之。
成家之后,上有老迈双亲需事孝,下有幼稚儿童需亲抚,故己身实则并非己身,而为家之身,身之事,而为家之事,故必决心戒之,戒烟之人,必为心狠之人,此言不虚。热播剧《人民的名义》祁同伟:一个男人能把烟戒了,那心得有多狠,还有忌烟的男人,那杀人不眨眼啊!
在余看来,戒烟一事是否能成,关键还是来自自身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是超乎常人的想象的,吸烟之人,久而久之,身体部分组织生理结构已发生变化,形成了很强的依赖症。戒烟初期,身体都会出现一些异样,这种煎熬,虽不致痛哭流涕,但有着与蝼蚁蚀骨般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若稍有外部压力,手会不由自主地去摸烟,即便口袋空空的情况下,也会翻箱倒柜这里找一元,那里找一分,千方百计凑够,飞奔到最近的商店,然后大口大口起来,全然忘记曾经的“毒誓”,与一个饿汉捡到一个馒头情形,无不相似。
可以寻找一些方法、途径来度过这段时间,根本上还需要自己从内心深处约束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逐步恢复。你想想,如果戒烟自己能做到,还有什么事情自己做不到的呢?
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尝试电子烟。电子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只是给吸烟之人带来心理安慰,看似美丽,实则治标不治本,电子烟就犹如对方双手送你一束玫瑰,看似是玫瑰,定睛一看,实则一个带血的骷髅而已。
人此一生,岂能无缺,缺而后圆者,则为敬者。但愿你做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男人,在每个戒烟的男人里面,都会建有一座九层浮屠。fa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