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我拥有过邮寄信件的时光。没错,就是那种用信封包裹,邮戳为凭的手写信件。
信件,除了电子邮件,最早印象中的信件估计是在小学时学习的写信格式。那时候网络正在迅速发展,就算手机拥有者尚未低龄化,但qq聊天也如火如荼地蔓延,再不济短信也是不错的聊天联系方式。
没有什么人会想到自己要用寄信这一联系方式,我也是。
小时候,我们只知道寄信需要邮票,连信件的格式都不清不楚。而且邮票的购买似乎也是一道阻碍,因为我们甚至不清楚邮票是不是除了邮局之外还有其他地方可以购买。
然而,邮局对于小学的我们来说,距离过于遥远。最重要的是,我们并没有可以寄信的对象。
不过,第一次寄信的体验大概也是发生在小学。那时候学校有为学生订市教育报,报纸的具体名称已经想不起来了。那里有一块文学版面,时常有征稿。
有一次,不知道是因为受人怂恿,还是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持有自信,居然约着几个小伙伴一起投稿。其中一个家长是老师的小伙伴负责准备邮票信封,而我们只需要写好文交给他就可以了。
至于那时候写了什么,全然没了印象。后来也没有了消息,如同石沉大海。就连是否到达了报社编辑手中,也不得而知。可能这也让我对铅字的希冀(或者说执着)加深了吧。
正式与他人有了书信联系,或者说是有了笔友,是在初中。那时候也算是个机缘巧合吧。那时挺喜欢一本叫做《中学生博览》的杂志,上面有一个留言的互动栏目。
那时候抱着“长篇作品写不出,这几句话的东西还是可以的”的心态,也算投了稿。大概是运气好,真的被选上了。在上面我还留了qq号,杂志出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都有博友加我。我和我的笔友,也就这样认识了。
其实写过信的有好几个,但真正意义上的笔友也就一个。那是个甘肃女孩,我们在QQ上没怎么聊过,就第一次聊天交换了地址过后,就基本上是以信件沟通。
见字如面,女孩的字很好看,同龄,但年级比我高一级,很亲切。(后来看过照片,确实是漂亮女孩。)
“从前车马很慢”,现在的邮寄也没有很快,特别是在电子通讯工具的对比之下。但慢也有不一样的享受。
因为她,我第一次知道了挂号信的存在。那是一种比普通邮寄(也称平信)更有保障的方式,但也更贵一点儿。我们为了不花费太多邮费,差不多一个月寄一次信。每次收到的都是一个厚厚的信封,打开之后里面还有很多封小信封。
就这样,我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做彼此的日记本彼此的倾听者。
从初中一直持续到高中,只是她一年高三,我一年高三,信件的往来渐渐稀疏。大学后通过一次信,我们的地址都有了更换,便没有了信件。
我们的联系也不只是信件,我们偶尔会在qq空间相互留言,互相打气。记得有一年春节跨年,她给我打了电话,跟我说“新年快乐!”
电话的那头声音很好听,电话这头的我抬头看着烟花。通话时间很短,第一次听到未曾谋面的朋友的声音,多少有些尴尬。
在后来的信件中,她还送了她拍的烟花与灯笼的照片,很好看。
她是一个很勇敢很努力而且很有个性的女孩,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可以感受到她散发出的一种充满魔力的气质。
她大学去了大连,她说那是一座很美的海滨城市。她时常独自旅行,去了很多个不同的城市。她喜欢建筑学,很早的时候就决定要考建筑学的研究生。听说她今年考了研,成绩还不错,在等国家线的公布。
我们有过约定,等我们足够强大,成为自己满意的样子,无论多么遥远的距离,都要相见,拥抱隔了太久时光和书信的彼此。
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相见,更不知道相见后是否会一见如故,还是会尴尬至极。
但是,我想我们会见面。
“
等候一场华丽的丰收
等候一场盛大的相逢
突破书信和时光
你我注定相视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