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图的原理:画清楚了就能想清楚,想清楚了就能说清楚,说清楚了自然就能写清楚!针对王校长给我们培训的八个思维导图,我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圆圈图:它有两个同心圆组成。里面写中心词语,外边写联想到的相关物体。(约束条件少,只要求和中心词语有关即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的导图,比如:学习比喻句的时候,出示一个圆圆的太阳,让孩子们说说太阳像什么?学生就可以把这个太阳画在中心圆的位置,然后在外圆画上想到的相似的物体。(火球,皮球,西红柿,纽扣,苹果……)这样就可以无限制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想到多少画多少了。
二、流程图:描述事物发展的顺序或者步骤。(梳理逻辑顺序,帮助有顺序性得说话和写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的思维导图。比如:让学生写洗衣服,打扫卫生的作文时,就可以找画流程思维导图,洗衣服时,接水,浸泡衣物,揉搓,漂洗,晾晒。把流程整理出来,在根据流程写作文,就会很轻松了。低年级的孩子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读音,结构,部首,书写顺序,田字格的位置。熟悉了这些流程,孩子就可以自己独立学习生字了。
三:气泡图:它和圆圈图很像,都是通过一个中心词语进行想象的,但是比圆圈图多了一条直线的连接,有了层次感和逻辑性,在中心词和联想中间多了一个关系词。(通过描述一件事物,学习和理解新的概念和知识。
教学中的运用,学习有关秋天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联想秋天的特点,如:丰收的,凉爽的,金色的,萧瑟的,凄凉的……通过联想,可以更深刻,更全面理解秋天的各个方面的特点。
四、双气泡:对比两种事物,找出两种事物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在绘制气泡图的时候,对比要充分,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语文教学中也会经常运用到,比如:学习汉字的归类。上下结构的填写在一起,日字旁的一类,归完了后让学生对比总结,得出了结论就是有些字,即是上下机构,也是日字旁,它们共同的特点。
五、树形图:用来学习分类的,梳理学过的知识,发展逻辑思维。分类的标准是不能交叉,不能遗漏。
这个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比如:修辞手法包括的种类,形声字有哪些?三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类等。比如:给动物分类,说说动物包含哪些?兽类,家禽,家畜,昆虫,鱼类,鸟类……
六、括号图:用来拆分和组合,让学生从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拆分的时候,要合理拆分。做这个导图的时候,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者经验,才能完成这个导图。
老师常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先把整体事物放在一级,让孩子把相关的事物放在二级,然后再把二级拆分三级。如:动物包括鸟类,鸟类又包含乌鸦,鹦鹉,燕子……
七、桥图:桥图是用来进行类比和类推的,要求孩子积累一定的知识量。如:遇到一个不懂的事物,就可以举一个同类的事物让学生理解。
最开始从最直观的物体入手,逐渐拓展知识领悟。
八、复杂流程图:是用来列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
中央是“中心事件”,左侧列举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右侧列举该事件引起的后果。注意:因果关系不用对应,尽可能全面描述。
以上八中思维图,是王校长给大家培训讲解的,根据平时我在教学中的运用,简单写几种。
一、列表图:是用来列举不同事物共同的特点,列举的时候,必须真实,正确。
这样的形式,主要是运用到查字典,归类中。
查字典用到音序查字法时候,横格列举汉字、音序、音节、页码、组词等。竖格写不同的汉字,就可以运用列表图了。
二、金字塔图。
这样的图形可以用于单元复习时候的归类。最上面的是单元总的内容,下面是分支!一级一级让孩子比较有条理性的整理,记忆!
三、糖葫芦串图。
这样的导图,运用于同一种事物的分类。比如我们学习拼音,就可以在主干上面写拼音,每一个糖葫芦上面写一个类型: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音节……
四、人形导图。
孩子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人的四肢和身体也可以让孩子画导图,中心是身体,同等级别的分叉放在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