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上次文章还是去年9.8。
当时也没想到一个短多周期都撑不到3日,这么弱,短线判断已经没有意义了,笔记都无意义了。
只能按照过往经验,操盘手控制在2900-3300。似乎10月也能算是符合。
但是12月初的处理是真的很糟糕,难道4季度还不算疼么。
事实就是真不算,现在再看2900也是以前特意营造出来的概念(你以为他有原则,但他不承认也不否定)
到年初破位而且迟迟不能突破5日线压制,直接放弃中线向好的幻象,斩仓跑路。
就是没想到一点点底仓也打人这么疼,能下好多顿馆子了。哎,难绷。
现在来看当初的判断是很准确的
第一,相信所谓的战略定力。
第二,相信地方的生存压力。
第三,相信百姓的有限财力。
各种ZC该出不出,出来也是口号,落空到信任丧失。
一线也走在取消限购的路上。
利好管不了3、5天,不花钱就是不花钱。
去年新闻说要让人在XX赚到钱,朋友还兴奋地发消息分享给我。
我说你先别激动,说是这么一说,但也要他有这个能力。
好比一个从业10多年的法医,虽然医学知识他都懂,各个部位都不带差的,你让他上手术台做个手术啥的,他有这个能力么?
想想谁都行,关键还要有能力。
之前还觉得要断臂求生才会痛下决心。
现在再看,真的痛下决心了,痛下决心把锅直接转移到其他人头上。
这回斩仓是因为判断出来当前有雪崩的趋势。
其实16年之后也有3-4次雪崩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通常是出现在“低位”,可以理解为信心塌方引发的共振。
但是前面没有成功过,都被GJD买断了。
但是依然每次遇到这种趋势都果断斩仓跑路,因为个人力量抵抗不了天灾,力量渺小,有一次就会寄掉。
事实证明是正确的,特别是底部满仓还有融资,躲过一劫,保留了珍贵的火种。
再复盘一下之后的策略吧。
虽然很想相信是没能力,但是现在还有另外一个判断,就是故意的。
就是说转嫁成本的方案已经被确定执行了。
所以如果是按照镰刀的脚本再来看GJD的操作,一切就都对上了。
土地不行股权来凑,但是年初X特估收割量还是不够用,可以看看同花顺X特估指数,出道即巅峰,一路向下。
(参考上一轮质押纾困,低价接收优质企业股份,而且还要说谢谢)
15年问题是银行资金违规入市,具有系统风险,现在就不会了,风险都是软着陆。
经过P2P,理财,荷兰银行,恒大,方正,中植剩下的韭菜已经不多了,谁割不是割,客气不了一点了。
按照这个脚本,后面融资盘、股权质押都逃不掉(可以留作验证),这些爆了才有最廉价的筹码,一般人也接不住,体量和信心都不够,只有提前知道剧情的玩家才能从容应对。
游资自己继续搞“游龙戏凤”自己玩自己的,明哲保身。
所谓“寻底”期间没什么玩的了,只能看一下AI突破(从上游硬件到下游爆款应用),这是还有机会存在的部分,但是不用太过心急,先等雪球这波过去。
现在对24年认知纠错,由稳步复苏下修为加速恶化。
操作策略根据趋势抓短线,多空仓(可能一年空320多天?)
等该抄底的抄完,制度建设,平准基金都会来的,而且多方共赢,丰功伟绩也有,真金白银也有。
唯独确定的是炮灰是不会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