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个关键阶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否则,就可能变成:平天下、治国、养家、糊口、耳背、无球所谓。
【原文】
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习】
孔子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圣贤大学之道。废寝忘食,学不厌倦。留下了“韦编三绝”的典故。
三十岁,立定志向。
刚毕业的时候,长辈教育我说,孔子说了三十而立,三十而立,你得赶紧找对像,成家立业,不要晃荡来晃荡去。把年轻人搞得那个焦虑啊,妻子、票子、房子、车子、儿子五子登科,差的远啊。
第一篇学过,为人最好不要听父母和长辈的,把你带坑里去了。
三十而立,是指立志向。就是你这辈子到底要追求什么,志向是什么!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志向立不稳,外界环境那么糟杂,就会容易动摇。经常面临各种诱惑、选择,必然烦躁异常,难以安心踏实工作和学习,做事就难以考虑周全,结果忙活半生,啥也没有得到。
有成功人士说,自己选定的路,就要要坚持到底,跪着也要走完。又有成功人士说,路选择错了,赶紧回头,止步就是进步,不要一根筋死磕到底。你的脑子,炸不炸?
张居正说:“学既有所得,自家把握得定,世间外物都动摇我不得。”这才叫志有定向。立志到底怎么立,以后专门写一篇,先不发散。
四十岁,不惑。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没有功夫理会不相关的人和事了。
学习的路上,又修了十年,对事物表里精粗,外界一切言行事变,都能明白他背后运行的原理,自己都晓得如何应对,无所疑惑。用俗话说,活成了“一个明白人。”
五十岁,知天命。
可是,活成路明白人又怎样?还是有你明白却不能掌控,难以预测的事情。就像任正非,十年前就预料到要和美国在珠穆朗玛峰山顶PK,提前做了各种准备。没有想到的是,不但是华为,是整个中国和美国在十年后站在山顶PK,竞争之激烈,出招之无所不用其极,谁都想不到。
这个时候,你就得给自己注入天命的“原力”了。原来四十四岁被迫下岗谋生,各种背叛打击,抑郁症,“白旗都举起来了还不让你投降”,都是让华为能扛过这一天做的铺垫。
天命,不是宿命,是使命。
孔子的天命是什么?首先是传承和延续华夏文明。其次是匡正时弊,平治天下。后世张载用了一组气势磅礴的句子激励着无数读书人: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六十岁,耳顺。
大风大浪扛住了,见多了。各种怀疑,挖苦,讽刺、赞扬、鼓励,挖坑,都一笑了之。心中使命坚定,内心光明,凭着大是大非去做事,去为人,不管别人怎么做,只问自己该怎么做!
七十岁,随心所欲不逾矩。
天人合一,人生进入自动巡航状态。无论处理什么事情、应付什么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又能恰到好处,分毫不差。我感觉任正非也到了这个状态,你看他接受国内外各种采访,谈笑风生间把各种坑消弭于无形,又让人感觉到极其真诚。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没有做到那种境界,体会不到那种状态。
孔子自少到老,无一时一念不在学,经往持久,“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我们年少时,都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感染着。但如果不经历这“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三个关键阶段,我们的人生道路可能就会反过来:平天下、治国、养家、糊口、耳背、无球所谓。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岁,始有志于学。到三十岁坚定志向。四十岁,我对一切道理,能通达不再疑惑。到五十,我知道什么是天命了。到六十岁,一切言行事务,都能明白贯通,不再心甘违逆。到七十,我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法度了。”
【注解】
1、志:钱穆解,心欲所往。
2、矩:曲尺。规矩,曲尺和圆规。所谓规矩方圆。指一切言行之法度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