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同事闲聊,说起晚睡熬夜之类的事。我随口说了一句:我今天五点起床,洗漱之后看了四十分钟的书,等到窗外天已亮,于是换了身运动装慢跑三公里。太阳刚刚升起,我回来用心准备早餐。
她呆呆地望了望我,说:你过的不是正常人的生活。
嗯,其实我也觉得这件事有点不正常。
不仅是我,而且我身边的人也觉得我的作息太不正常。
晚上不刷屏么?
当然刷!但是我有节制,到点就不刷了,刷屏又不能刷出人民币来,我干嘛刷得内分泌失调啊。
晚上不看电视剧吗?
当然看!但电视剧不是有重播么,我到点就睡,第二天看重播,又不会漏掉剧情,我干嘛死守着剧情的发展,那剧中帅坏地球人的男主角又不是我老公。
晚上没有应酬吗?
当然有!也有那么几个狐朋狗友是过着醉生梦死生活的,我也会客串一下,但是到点就会乖乖回家。我可以偶尔与你同流,但不会长久合污。
数年如一日,晚上11点前准时入睡,天亮之前准时醒来。我的年龄30+,不是老年人,不惑之年都还早。这种作息堪称是70岁之后的老年人生活,于是有同事说我比她乡下婆婆的作息还不正常。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我的生活不正常。
有时候夜间有人找我聊天,到10点半左右,我会直言:准备入睡,明天聊。对方一阵惊讶:就入睡?太早了吧。深圳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你提前进入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了吧。我回:嗯,习惯了早睡。
留下对方一脸懵逼。我进入我的梦乡。
更多的时候,了解我的人在夜间10点之后不会再找我,硬是有事非说不可的会先问声“睡没?”来确认一下我的情况,我没回复就知趣而退,有时候也会有编辑在晚上11点之后找我沟通稿件的事(码字的人都明白,灵感是属于夜间的产物,特别是深夜),我有过强撑着回复的经历,事后整个人状态不好,于是再有类似事情时,我很直白地告诉她我的作息习惯。以为会由此失去一些合作机会或是给编辑留下不勤奋的坏印象,谁知并没有,反而得到的是一个竖大拇指的表情符号。开过夜车的人都明白,深夜虽然能做很多事情,但是那是用生命的健康换来的。得不偿失。
早睡的结果之一肯定是早起,在很多人还在为起床而挣扎,特别是冬天的早晨在为屎尿憋得纠结不已时,我已在天亮前悄然起床完成了晨运,正在厨房忙碌丰盛的早餐。
于是,我在春天的早晨,见过万物复苏的样子,见过小草们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的样子,贪婪地亲吻过细细的春雨,甚至看过桃花含苞待放的娇羞态;在夏天的早晨,见过像被清水洗过的湛蓝的天空,见过红彤彤的朝霞,还有一不留神遇上了夜班刚下班的勤劳者;我在秋天的早晨,亲眼看到太阳慢慢跳出地平线,天空的蓝色由深变浅,云彩和微风追逐打闹,一幅现世安稳的美好模样;我在冬天的早晨,用脚亲踩过第一场冬雪,看着白皑皑的积雪印上我清淅的足迹,有种说不出的新鲜感与好奇感。
更多的时候是,我在早起晨运时经常遇上那些夜生活太晚还在吃宵夜的人(深圳的饮食文化发达,大街小巷天南海北的各类风味小吃以及各类露天酒吧数不胜数),当他的一天还没结束时,我的一天已经开始了。
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生活却是很多正常人都不屑 的。
但是这些年来我的身体没有出过毛病,甚至感冒都少有。
所以我时常觉得这种不正常也挺好的。
而且会继续不正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