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周三下午第四节是社团活动时间,而学校要求,没有参加社团的学生在教室上自习。因为是初三,我班里只有五个同学参加了社团,剩下的这些孩子,看着校园里打乒乓球的孩子,再加上操场上八年级拔河比赛的加油声都传到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些孩子更坐不住了,个个都像长颈鹿,伸着脖子向外看。
作为普通班的班主任,我特别能理解这些孩子,他们本来就不擅长学习,可以说,他们在学习方面一直最缺自信。虽然原因有很多,但这个时候,逼着他们学习,逼着他们考重点高中,已经不现实了。与其逼着他们痛苦地学习,与其让他们在教室里干熬时间,还不如换一种方式,让他们快乐地玩儿一阵子。
突然间,灵光一闪,方法就有了――那就来个“击鼓传花背诗文”吧!一说玩游戏,大家高兴得欢呼起来,很听话地在教室围成一个圆圈儿。花呢?没有!咋办?我直接拿了教室角落里的一个实心球。鼓呢?也没有,我干脆拿起姚再华的一只乒乓球拍,用最快的节奏敲打课桌,效果勉强过得去。
游戏规则:“花”传到谁手里,说出连续的两句诗词或者文言文句子,不管是初中学的,还是小学学的,幼儿园学过的也可以。我只要求一点,不许重复。如有重复,出个节目。
道具简单,规则简单,但是同学们兴奋得不得了,游戏开始!
我击“鼓”,同学们开始传“花”,尽管这“花”有分量。第一个“中奖”的韩计召,他一愣,木在那里,估计大脑瞬间空白。大家看着他的神情,都哄笑起来。憋了一会儿,终于说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我让韩计召击“鼓”,游戏继续。第二次“中奖”的是张月坤,还好,他说出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名句。第三次的“中奖”人是姚再华,这个家伙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学习,每天在教室里像修仙似的。唯一的优点就是,每天主动承担打扫教室走廊的任务。接到“花”儿的时候,他就像接了一个“火球”,烫手似的直接扔了。看到他的反应,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他还算聪明,瞄了一眼摊开的语文书,说出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句。对于这样的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如何呢?更可笑的赵义恒接到“花”的时候,一紧张,直接背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整首诗。这首诗,应该是幼儿园里背的吧?大家笑得捂着肚子!
第一个出错的是冯笑婷,接到“花”,她居然背出的是“海日生残夜,天涯若比邻”,大家直接晕掉了,紧接着有人反应过来,背错了,差点蒙混过关。出节目,大家一致要求。她为大家唱了一首歌,才算过关。第二个出错的是韩计召,他也唱了一段歌儿。本来大家要求他唱一段戏,他有点不好意思。轮到燕伟强的时候,他讲了个笑话。不过,这个笑话,只有耿贺配合性地干笑了几声。倒是耿贺故意的干笑,惹得大家一场大笑。
游戏到快下课的时候才结束,这一段时间,应该是同学们最快乐的时光。
其实,这节课,同学们背诵了多少诗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获得了快乐,而且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是这样想的,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有权利享受快乐。在玩儿的时候,还能适当的学点东西,这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种收获。
这个年龄的孩子,偶尔的给他们一次撒欢儿的机会,不也挺好的吗?这远比师生之间的互相“折磨”要好得多吧?
也许,枯燥乏味的说教改变不了这些孩子,但作为老师,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孩子的改变也就自然而然了。
尊重规律,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