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岛叔《教育部放话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事该办》一文,看了后面一大串的评论。这些评论代表着,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态度。我只觉得啼笑皆非。
有人评论,“啥时候上大学也摇号,啥时候这问题就解决了。”很多人,觉得学校教育的分量不够,导致校外加餐。说实在话,现在学生练习量超过我们上学那会儿。我上小学,小镇最严格的学校,也就是天天有作业,不记得要买什么练习册。把课本里的练习做完了也就差不多了。
那时候,一般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能读到哪里供到哪里。很多人把学习看成是任务,甚至是责任。我第一次听到身边的同学这样说的时候,很是诧异。然后,发现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而我只是按照自己兴趣去学习,喜欢读啥就读啥,不喜欢就不读,所以成绩起伏很大,偏科很严重。我弟更离谱,他觉得他主要是在帮我妈上学。现在所有的家长的焦虑和内卷都只是在走我家老太太的路,没有半点创新。我家老太太就读一年半的书,其余全靠自学。她的内卷和焦虑有迹可寻。
无法理解现在的家长,特别是有文化有学历的家长只知道要强,只知道要成绩,把自己的焦虑转接到孩子身上,造成小孩不是对学习的认知不对,就是厌学。别人平均每天花8个小时考上大学,你花14个小时考上大学。你打算让你的小孩一辈子每天花14个小时跟每天花8个小时甚至更少的人竞争吗?他明明可以花6个小时学习,花2个小时学其它,以后用这两个小时的东西跟另外一群花6个小时学习,3个小时学其它的人竞争。
或许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中心。曾经在心理学方面的书看到,以夫妻关系为中心和重心才能让家庭稳固,小孩健康成长,不会长偏。而根据我的观察,确实也是如此。把小孩当家庭的重心的结果,小孩多少都长偏。
在电影院看电影,大家都坐着看,因为有人站起来,最后导致大家都站着看,最后站着看跟坐着看没有区别。要叫大家坐下,得让大家知道下一场有机会买到好座位的票,这一场的位置不好,只是暂时的。否则,总会有人偷偷站起来,导致整场的人最后都只能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