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犁、打耙、栽秧、割稻、挑稻、打谷等全套农活,是农村娃的"必备生存技能"。如果不熟练,则会影响家庭生活、子女上学。
同样干农活,父亲运用到"炉火纯青",远在他人之上。犁耙的田地平整如镜、泥融如浆,得到家族和同村人的一致夸奖。父亲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忧心忡忡,忧的是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后辈无人愿意“继承”。
我是个"受宠惯着"的农村娃,是农村中的"城里娃"。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由于个子不高,12-13岁也显得小。父母怕压矮了我,很少干重活。在农村一般七八岁就开始学插秧。我14-15岁才参与干农活,在同龄人中"格格不入",为了不让人笑话,自己主动做"敲边鼓"、"跑龙套"的配角活儿,劳动时间很短。
在父亲吃饭空档之际,我好奇地蜷起裤腿,左手拉住缰绳,右手扬起牛鞭,稚嫩响亮的吆喝声,"装腔作势"驱赶牛耙田。牛可能是太累了,也可能是欺生欺小,尾巴甩来甩去,弄得我满脸都是泥水,象京剧中的"小花脸"。
有时候不想插秧,会"主动"躲到外婆家。躲的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在外婆家也要去秧田拔秧。随着年龄增长,“自家-外婆家”两边躲的状态越来越少。
14岁前,是自己太小,几乎没插过秧,因为姑姑姑父、姨娘舅舅、堂妹堂婶、大伯大妈来家帮忙。今天帮你家,明天帮他家,互帮互助中,我就做打打水、送送瓜、抛抛秧的活儿。
记得有一次,姨娘姨父、我妈带我去外婆家帮忙插秧。在回家的途中,看到比我年纪小的小朋友在田中插秧,禾苗行列有序、腿后退行云流水,甚至速度远胜于大人。
后来,自己长大了,亲戚族人们都有事,相互帮忙越来越少,又不想让父母太累,硬着头皮极不情愿地"下田插秧"。
妈妈帮我起好头,并列插六到七株。我学妈妈的站姿,怪模怪样,非常别扭。
双脚叉分开,左脚边管2株,中间跨前管3株,右脚边管2株。
先向后退左脚,接着插2株;然后插中间3株;最后向后退右脚,接着插2株,这样7行就完成。于是循环往复,重复"左-中-右"的顺序,一直逐步后退到田埂的另一头。脚退的距离太小,有太多的坑,而且会插到脚背上,秧苗自动浮起来;脚退的距离太大,身体咧咧趄趄、左右摇晃,上身要弯的很低,手伸的很长,非常累。
控制好后退大小和脚的距离,右手握着一大秧,左手从中抽取一半,然后剩余的抛在身后。左手拿住,右手握住插入泥土,每株大小控制在10根左右。按妈妈所教的,右手五指捏住根须,五指攥成一个耙尖形,秧苗有点趴。
可能是我操作不当,上浮率太高,重新插过,用手将秧苗四周用泥土团团围住,让它们屹立不倒。彻底解决了上浮隐患,然而速度慢了很多,大人插完7行到岸,我还象蜗牛一样进展缓慢,大人插完2次到岸,我才完成一次到岸。妹妹、妈妈追上了,只好让道退居"二线",总会被妹妹数落,脸上火辣辣的,心里不好受。
于是,我改变插秧方式,由"耙尖式"转为"剪刀式",这样秧苗插的直,没有一株上浮,速度也快了许多。不断插,很快指甲缝塞满了泥土,胀的不舒服。如果遇到土壤没有捣烂成浆有大块结团,戳的手指痛,父亲耙田泥土如浆(功力深浅差异),手指只需轻轻插入泥土,秧苗就被泥浆稳稳粘住。微风吹过,秧苗也不会倒浮。
速度快坚持不了多久,手脚累的不听使唤了。第二次开始,握住秧苗的左手直接搭在左脚的膝盖上一步步后退。没过2米,双手放在双脚的膝盖上,弯着腰,像守门员的姿势。将手上的秧苗扔在一边,洗干净双手,用力捶打后背,腰慢慢直起来了。转过身看后面,觉得田埂终点好远好远,心里在想田短一点窄一点多么好。心里越这样想,手脚腰越觉得的累。当一块大田插满秧苗,恨不得田越大越好,这样插二三块就行。
我立即弯下腰,一鼓作气不看后面,又过5米,这次左手握住秧苗,粘满泥巴的右手不停捶顿后背,满脸愁云。环顾四周,发现妈妈妹妹很快要追上来了。于是,我又咬了咬牙弯下腰,好不容易到岸了。
长舒一口气,一屁股直接坐在田埂上,边捶边发现自己插的,有的行多出一株,有的行又少了一株。一段‘整齐列队’,一段‘拥挤塞车’,歪七扭八。然而妈妈妹妹插的秧苗可以从头望尾,不多不少,行对行,列对列,间距均匀,完全可以拉直线。我的与之相比相形见拙,简直是天壤之别、自愧不如。
中午午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赶紧在地上铺垫一张竹席,腰部放一个木块顶着,弓着的背慢慢拉直,脊椎疼痛才有所缓解。一整天下来,晚上睡觉,脊椎像脱节一样,吱吱作响。身子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找来一个枕头垫在腰的位置才能入睡。
长辈们安慰我们说“哈嗼仔没颈(青蛙没颈),伢仔里没腰(小孩没腰)”,这是骗人的鬼话。越关注痛苦越痛苦,越不关注痛苦越快乐。有时候偷听大人聊天,他们插秧一整天,腰都直不起来,骨头像炸散了架似的。只不过父母没有向自己的小孩倾诉,让我们产生错觉父母不会累。有的父母会哄小孩过来捶捶背,喝点土烧酒,酒精暂时麻痹神经,忘记劳累。
3个人一天可以插二亩田。插完一块非常有成就感。一块水田,没插之前,白茫茫一片,不时有燕子盘旋俯冲找寻食物;插好之后,绿油油一片,像一块块碧玉镶嵌在田野。插秧的日子结束了,开学的日子就来到了。在学校里,我们比以前更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艰辛。
上了高中、大学到参加工作,几乎再也没有时间插过秧。妹妹妹夫经常会过来帮忙打理,心有愧疚。
现在年青人都外出打工,很多田地没人种。如果田地荒芜,田主人要交税。父母已过甲子,体力大不如以前。原先播种、插秧、收割、打谷全部是手工,现在除了手工撒种、抛秧外,机器插秧、收割、打谷全部机器一次性完成。
父母们辛苦了一辈子,皱纹爬满了脸,白发也日益增多。我们发现一个反常现象,越老种田越多,年轻的时候没见这样。儿女们劝他们少种点,父母却笑着说:停下来会生病。别人请他种田,又不收谷和租金,做的动一天就做一天。原本想劝他们,结果反被父母宽慰,让人泪奔。父母也在奋力打拼,不想给儿女添加生活负担,他们也想继续创造价值,让整个家庭生活越来越好。
苦难的生活没能压垮父母们,反而锻炼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不计回报的强大精神动力。2006年1月1日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父母们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不久的将来,农村田地会集中整合,应地制宜推行农业机械化、工业及服务业现代化,手工插秧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手工插秧现在在个别地区,变成了亲子游体验农林文化项目。
留住乡音、留住乡愁,农村是我的根,给予我克服困难的无穷力量。下次回家,要真真正正、快快乐乐手工插一次秧。
犁田
一把木制的犁铧
在土地中自由自在
穿来穿去
一抬一押
一深一浅
牛儿的蹄印作证
一声吆喝
一扬鞭子
一片片土壤翻过
整齐地
向天空
行注目礼
象一个个
梳着辫子的美少女
你笑了
大地笑了
牛儿也笑了
耙田
一张带齿的木耙
人可站上
物可放
牛儿不计较
向左抖绳
向右抖绳
牛儿运转自如
多少圈儿
耙碎土块
多少关注
抚平丘壑
一圈圈
一次次
画出一个
同心圆
大地最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