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傅真这个人物,是在看到书店畅销文学架子上摆的一本叫《泛若不系之舟》的书。而“泛若不系之舟”一句来自于《庄子·列御寇》,其语如下:“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字面意思如下:有本事的人会因为投机取巧感到疲惫,智商高的人会因为考虑了太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而患得患失,内心空间大的人就没有这些顾虑,吃饱了随处可到安心的风景之处,那感觉像没有固定的小船,随遇而安。
傅真说:“我想要的只是,长途跋涉地返璞归真。”如此看来,到底是有些道家的情怀在里面。但加入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想要能“泛若不系之舟”首先得先吃饱饭,因为吃饱饭是前提条件。饿着肚子的话也是无心看风景,不看就无法体验,不体验就无法浸透到生命中去。小的时候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是贴在一些文化气息比较浓重的地方的标语。年龄和身边的环境变了,才发现了沉淀下来的东西大多是在旅途中的所感所想。静下心来写书的人,实在让人心生敬畏。这忙碌的生活,人们已经习惯了熙熙攘攘,在人群攒动中寻找存在感,其方式多种多样。很多人开始怀念过去的时光,怀念那种时光里面观念质朴的人群和随处可见的清新空气。怀念并不是没有缘由的,这缘由很高贵也很难得。高贵在很少有人在利欲熏心中忽然回首,难得在逝去的将无法再复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当再次去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了当下一个比较流行的词语“慢生活”。将生活慢下来就要有反思在里面,从内向外。缺少思考的行动,一切简单粗暴,这就是说我们往往会更多地关注自身,再也抽不出来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反观社会和他人,那么通往内心的道路就会变得狭窄、泥泞、阴暗。所以即便有时候我们有了瞬间的快感,却在更多的抉择和磨难面前束手无策、茫然无聊。这样可能会是一个很长的阶段,这个阶段因人而异。如果恰巧在这个阶段,你还算年轻,还有精力,那我也想告诉你,你真幸运,现在还不算晚。虽然还不能做到“泛若不系之舟”,但至少可以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豪放。
有的时候,堆在面前的事情是太多太多,父母子女的健康问题、工作上的人际交往问题、社会上的礼尚往来问题,各种的各的确会使自我的小宇宙几近爆炸。但是人和计算机都一样,寿命有限。我们应该像洗脸一样,主动清除掉心里的那些潮湿不利于健康的东西,然后义无反顾地按下Delete键。我这里所提到的“旅行”不仅仅指身体还有心灵。或许,看轻、看淡一些,真的就会有一种超能力出现。这种能力出现在不知不觉之中,有一天忽然幸福了,其实也不必惊讶,你想要的,时光都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