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鹿门山
我和爱人都是比较宅的人,喜欢清静,往常的五一小长假,我们基本就窝在家里,整理下房间,看看电影,尝尝美食,继续久未完成的阅读,顶多在家附近的江边上散散步。今年孩子不在身边,家里也没有什么杂务,就想出去走走,到不远的郊区景点逛逛,又不愿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想了想鹿门山应该比较冷门,于是计划着第二天去郊游。
我简单做了一下功课: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襄阳东津镇,濒临汉江。汉建武年中(公元25-56年),汉武帝刘秀与侍卫习郁巡游苏岭山,同梦见山神(形鹿)护驾,于是封习郁为襄阳侯,命立祠于山,刻立两座石鹿夹于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鹿门寺),遂以庙来名山,苏岭山就改称鹿门山。鹿门山因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等隐居此处而闻名,唐以后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鹿门寺也曾为佛教禅宗祖庭,有禅门曹洞,临济两宗的几位祖师到此讲法,位列十大佛教丛林之一。这么历史悠久的地方,我居然还没有去过,一定要去瞻仰一下。
第二天吃完早饭,把高德导航设好,驾车前往鹿门山。一路畅通的来到郊外,看着沿路的乡村景色,心情也格外清爽,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景区门口。没想到的是,来旅游的车辆早已经排起了长龙,看来只要放假,我们国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景点的。可能平时来鹿门山的游客很少,对猛然增加的客流和车流,景区的管理显得忙乱无章,很多车辆和游客被堵在入口处无法动弹,游客怨声载道的,也扫了我们不少兴致。本来想着温良恭俭让,结果也不得不弯道超车,费了半天劲挤到景区里面。
刚开车进来时,我和爱人还窝着一肚子火,随着在山间道路不断前行,看到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挺拔茂密的竹林,嶙峋的山石和偶遇的流水,伴着清新的山风,心情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把车停到路旁的树荫下,我们直奔鹿门寺。
顺着石阶,我们朝山上走去。天气晴朗,路上游人不是太多,阳光树荫让人感到格外惬意。鹿门寺并不远,沿着石阶走一会就到了。鹿门寺本来就不大,让周围一大片卖东西的小贩和一家挨一家的农家饭庄挤的更加逼仄。不过,“鹿门寺”这几个庄严的大字和门口静默的石鹿还是让人心生敬畏。寺庙里面照例供养各式大佛和菩萨,不少虔诚的游客买了香火在敬拜。我们继续往庙的深处走,忽然听到敲打木鱼的声音,还听到有僧人在诵经。我们好奇的走过去,见到一处佛殿,里面有一座更高大慈祥的大佛。只见一位僧人在敲打着木鱼,一位年长的尼姑手拿着法器在做着仪式,另外几个僧人表情严肃,诵读着经文。我和爱人本是无神论者,不知道是被这个肃穆场面感化了,还是这段时间我们面临着无以言状的压力,不约而同的说去里面敬拜一下,以示诚意。于是,爱人和我相继走进去,跪在佛像前面,虔诚的磕头敬拜,在供养箱里也投下了心意。因为门口写着严禁拍照和喧哗,我们也就没有留影。
出了鹿门寺,我们朝鹿门山的山顶爬去。山顶有望江亭,据说可以看到汉江。我们以为爬一会就到了,结果沿着山石铺就的崎岖小路爬了好久,累的气喘吁吁,还是看不到头。我们找了个路边的大石头,坐下来休息,顺便问了一个下山的小男孩,他说还有一半山路,估计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山顶。爱人已经累的不行,一听这话,马上打了退堂鼓,说爬不动了,让我一个人上去。我看她大汗淋漓的,也就不再勉强。平时我锻炼的也不多,感觉腿脚有些酸痛,但是来一趟不到山顶,总是有些遗憾。我鼓起劲,一个人向上爬去。
顺着山路,顾不上留恋山中的风景,一心只想冲到山顶。越往上爬,越觉得累,越想早点到达山顶,越发现山路漫漫。爬着爬着,上气不接下气,心里正盘算着值不值得这么费劲,脚下的路突然变得平整宽阔了。原来山石变成了精心搭建的木头台阶,错落有致,在绿树萦绕的山间显得很有意境。这时,心境也起了变化,也似乎没有那么累了。我一直不停歇,坚持向上爬,又走了一段抬头看看,眼前一亮,望江亭豁然就在前方。
终于气喘吁吁地到达了山顶,望江亭也不大,只有两层,孤零零的矗立着。顺着狭窄的楼梯,我登上望江亭的二层阁楼,这算是鹿门山的最高点了。极目远眺,漫山遍野的绿色,一望无际清朗的天空,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可惜有雾,瞪圆了眼睛也望不到汉江。山风呼呼的吹着,身上的疲累和烦恼也随风飘走了。
我选了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就下山了。下山的路,走得很是轻松。不一会和爱人汇合,向山脚走去。简单逛了逛孟浩然的书屋,空落落的看不出所以然。已经到中午了,我们发动汽车准备回程。偶遇一路人搭便车,我们欣然答应,把他带到景区入口后,我们迎着正午的阳光向家的方向驶去。
半天时间游完了鹿门山,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历史的不期而遇,确实让人心情开朗不少,只是不知下回再去鹿门山又是哪年哪月,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