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拧巴,指的就是别扭。和自己过不去,和别人过不去。总在一些点上死拧,过不去。拧巴的性格,本身就带有纠结和自我矛盾之处,带着拧巴性格生活,会一路上障碍不断,自己难受,别人也难受。
现代人减少拧巴的妙招:不行就分、喜欢就买、重启试试、关你屁事、关我屁事……话糙理不糙。
庄子之所以能不受外界和自身的影响,在于他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才是人生的根本。庄子曾说过:“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独有”可以理解为“独立有我”,独立自我,自我愉悦,自我满足。
这种观念能超越现实的障碍,建立自足完善的人格世界,这样活着才能不被他人和外界影响,将自身性格修炼得通透而不拧巴。
我们每个人都见过自身和他人性格上的拧巴。
拧巴的来源是:该化解的情绪没有及时化解,但不得不表现出没有情绪,但怨念还是埋着,很快新的攻击又袭来,新的拧巴又诞生。于是人就在极度不自由的内心空间,长年累月拧着这些不痛快,久久不散。
曾经有一对老夫妻,夫妻关系好的时候,成双成对出行;用餐时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夹肉,恩爱有加;
发生矛盾时,女方经常被打得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到处哭诉,还被男方关在门外不让进家门;
过两天关系又好了,又出双入对;遇上合适的季节,还会外出旅游;
过两天,又因一点小事“战火硝烟”又起,怒火燃烧,仇人相见般,互相揭短,那些年轻时的矛盾就像昨天刚发生的,同时还投射到现在,说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许多不堪……
有时战争会升级,大火会烧及“池鱼”,因一点儿小事会与其他老人发生争执,气愤不过就打“110”,一天打无数次,警察来了一趟又一趟,警察都要求助了,问题还是不能满意解决。
和平又随时会到来,两人又出双入对……
也许有年龄原因的退化因素所致,但更多的却是长期拧巴形成的认知世界,无法站在井口看看井里发生了什么;
也许有性格因素所致,但更多的却是固执在自己的思维圈子里原地打转;也许他们以为自己坚持的道理就该是世界的样子。
一个理性的人,总是有本事把自己的生活过的精彩,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因为他们明智、清醒、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合适什么。
跟庄子学不拧巴,我们要学他对待现实的态度以及像他那样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庄子对待现实,是非常具有理性的。在《知北游》中,庄子借颜回孔子的对话,说出了自己的生活观念:
真正的圣人平和地与万物相处却不伤害万物。因为不伤害万物,万物也不能伤害他。恰恰由于彼此都无伤害,故而万物能够与人相来往。山林啊,平原啊,使我欣欣然而快乐啊!然而,快乐还没有过去,悲哀就接着来了。悲哀与快乐将要降临于我,我不能够拒绝;它们要走了,我也不能阻止。
(原文: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
简单来说,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从容生活。有这样的观念,难怪庄子能活得逍遥。
日月伴语:
活得不纠结,不拧巴,顺遂自己的意愿,这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这正是自己要不拧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