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让我们与往事干杯
南希
《山水柏舟一席茶》里,王迎新写到:
一盏茶汤是如此地温柔而有力量,
只因其间融合的善与美。
尘埃落定,那些路途中的风雨皆过眼不见,
只留下山川巍峨,白云万古。
多么恬淡怡然的心境啊。然而这样的恬淡怡然,看似简单美好,得来其实不易。
夏日的午后,风轻。泡一壶春茶,饮着。回忆撕开一道裂口,那些青春的过往在其间闪闪烁烁。不经意中某个瞬间的影像倏地就定格在心底,时间静静流淌,终是忍不住回望一下过去的自己,却发现哪有青春不伤痛。
在我19岁的时候,有一次被诬陷盗刷了同学的饭卡,学校小卖部的老板娘言之凿凿说当时来刷卡的人穿了件红衣服,而好巧不巧,我那天就穿了一件红外套。虽然我找来了在那个时间段和我一起自习的其他班同学作证,但漫天的流言依然散了出去,吃瓜群众也并不关心事情的真相。我所有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别人异样的眼光让我芒刺在背。那时我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逢人便解释我不是那种人,极力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体会到的却是纵然全身长满嘴也说不清的无能为力。人生第一次被误解,心有不甘,郁闷难当。一群青春期的女孩子迅速抱团疏远我,到处散布她们的主观臆想,自以为是地报复我曾经的张扬与傲慢。那时我恨极了这些让我生厌的嘴脸。现在想想她们也没错,青春期的孩子,谁能那么明辨是非呢?只不过是一群孩子而已。而当时高傲的我,也没有低头求和,冷眼看着一些人离去,一些人在背后窃窃私语。硬是一个人默默地扛下了所有。后来我总是执拗地想:如果时光能够重来,我一定要怎样怎样,可问题是如果时光重来,我真的会做出更高明的选择吗?我看未必。而且说实话,像这种无解题,我至今也给不出最优解。我只是忽然顿悟,青春期里的张扬跋扈,其实也是一种单纯和柔弱,也更容易招来攻击和伤害,因为你还没有学会伪装,隐藏在心中的善良也没有长出牙齿。
此事我一直愤愤不平,记了很多年。因为它严重伤害了我骄傲的自尊,让你无处诉说,无处安放,像是心灵被敲了一闷棍,给的全是内伤。我第一次悄悄买了心理学的书,尝试自我救赎,却是不得章法。心心念念的全都是凭什么无辜的人被冤枉,真正做错的人却逍遥自在?
现在回想过去,有点心疼那时的自己。后来看到过一句话,一个人20岁以后,一定要学着做自己的父母。以一个成年人的样子去照顾心里会恐慌会害怕的小孩。直到人到中年,我开始直面过去,才尝试和曾经的伤痛握手言和,顺便抱抱曾经伫立在风雨中的自己。而现在的我也坚信,那些打不倒我们的,也必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遇到吃“闷亏”的时刻,而我们因为找不到可发泄指责的对象,往往很容易憋出内伤。其实,和自己和解也是一种能力。发生的就发生,就让它自然的来,在时间的长河里,这终究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有些事,你把它藏在心里也许更好,等时间长了,回过头去看它,也就变成了故事。不必费力地去解释。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已经原谅了别人,却无法原谅自己。放下过去,也放过自己,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修行的心路历程。活在当下,面对现实,然后你会发觉,其实没甚么好害怕,也没几多好悔恨。
杨绛先生有一段话,我觉得是总结了人生的大智慧,摘录如下,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一场艰难的时光,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
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
挺过来的,
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挺不过来的,
时间也会教你,
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
所以不必害怕的。
——杨绛
对,亲爱的,遇事不必害怕的。一切都会过去。不管当初的感觉是狂喜还是崩溃,时间都会抹平一切,还给我们淡然的心境。就让我们与往事干杯,着眼当下,放眼未来。
此为成长,此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