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相对系统地介绍“李显红的读书原则”,为什么叫相对系统呢?因为持续在修订中,只有部分是‘最终成果物’,部分还在增删处理。
关于读书和学习,以下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学习和科学地读书。
我反复强调比读书本身更重要的两件事:
1、读书首要任务是“立志向”。没有立志向,你就不知道读书的范围,所以啥都想看,啥都去看,最后只会搞得自己焦头烂额,但是毫无意义。
2、其次是要“心诚”,而不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心诚则灵”,读书亦是如此,没有诚心,人就会油盐不进,左耳进右耳出,感觉自己读了不少书,其实啥也没学进去,最后自己把自己搞得焦虑烦躁。
在深刻理解和践行以上两件事后,其次才是学习的方法。
我的方法是:一是学习学;二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学习学
学习前要先学习的方法,叫做学习学,我这里强调的方法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你可能在其他地方看到很多学习方法,但可能都不适合自己,或者说方法本身没问题,只是你没去践行。
二、学习学习再学习
很多人标榜自己是终身学习者,结果也没看过几本书,很多人毕业后,这辈子就没读过几本书,你要问他们”读书重不重要?“他们会异口同声回答”重要“。
关于他们为啥没有继续学习,我想理由太多,也没有必要去一一揭露。
我知道,读书是少数人的事情,因为读书真的很幸苦,能坚持下来的极少,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到读书的意义,没有激发自己读书的热情。
读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知识“,然后应用”知识“。
也就是“学以致用”,“学”和“用”这两件事不是独立的,学即是用,用即是学。
当你“立志”完后,就知道了自己的学习范围:该读什么样的书,不该读什么样的书。
同时,你抱着“诚心”去学习,从此时起,你已经在科学化训练你的大脑。
没错,“立志”和“心诚”是学习的地基,没有这个地基,读书这件事基本不成立,很多人这辈子都无法理解这个道理。
知道了读书的“范围”还不够,更重要的事,你要对“知识”有个清晰的定义。
我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是指能够指导我们生活做出更好决策,且长期看来可能给我们带来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你需要反复去理解这个定义,一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好决策,二是能够带来好结果,同时满足这两个限定条件的信息才是”知识“。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知识“,这件带来的后果是:看似读了很多书,结果吸收的都是垃圾信息,而不是知识。
让你确定了读书的范围,确定了你所接触的读物里面,哪些是知识,哪些不是知识,此时你才真正确定了自己读书的范围。
再往下,就是读书的功夫。
这些功夫来自圣人:日日不断,水滴石穿,知行合一,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再再往下,就是具体阅读的方法:
一是你可以指字阅读;二是你可以泛读。
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本书里面的核心知识,就那么几句话。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没有必要挨着翻篇去阅读,另外就是,我们人类的大脑,都是容易忘记的,所以你很快就会忘记前面的内容,所以反而是“跳着阅读”容易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
当然,对于经典的书,你要多种方式去结合,泛阅读、指字阅读、反复阅读,因为每一次阅读,你都会获得新的启发。
讲到这里,我已经迫不及待跟你分享我的读书原则了,但是我想要给你加塞一个概念:见识。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见多识广叫做见识,见识来源书本,更来自生活。
有知识的人,不见得有见识;有见识的人,一定充满各种学识。
相比获得更多的知识,我更希望你有一天成为“具有见识”的人才。
以上就是读书的基本法。
总结一下:
1、读书先立志。
2、读书要诚心。
3、对“知识”进行清晰定义。
4、学习前先学习学习的方法。
5、学习和践行圣人的学习功夫。
6、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
7、多看李显红的学习原则
40条《李显红的学习原则》分享(部分):
1、只看付费内容,追求高浓度的摄入,且这个内容能形成方法。否则不读。
2、只看自己专业领域的(立志),不做无头苍蝇。
3、我把内容分为“知识”和“非知识”,我只看知识。且我对知识的定义是“能指导我工作且长期来看对我成长有帮助的内容。”。
4、读书必须做笔记,否则不读书。
5、以搞清概念为主线,然后去逐个击破的单个知识点。
6、只读顶尖牛人的书,只向垂直领域最牛的人学习,购买他们最贵的课程。
7、不逐新,不看畅销书,不看新话题。只研究底层逻辑,原理级的内容。
8、“我此生唯一的任务就是改造自己”,而学习就是改造我最有效的手段。
10、读书的最好方式,就是坚持写作,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写作1小时以上,1000字以上,日日不断,先坚持个20年,目前写作超过50万字。
11、生命是有限的,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你要确保你读的是”知识“(严格参考我对知识的定义)。
12、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知识,你不能知识为了学习而学习,知识是为我们服务的,是帮你做出好决策的,是帮你破除迷茫的。
13、抓住核心人物或者抓住核心关键词。去集中检索,快速查漏补缺。从时间线、节点人物、重要事件,去构建立…体的知识框架。
14、分享就是学习,持续分享,就是持续学习,我微博更新2万条内容,大多数是我的思考笔记,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
15、付费就是捡便宜。一定是购买付费的内容,付费的内容成本最低。
16、学习资料的浓度和渠道,才是最重要的。
17、学习效率:只字阅读+语音2倍+语音2.5倍和文字并行。采取不同策略阅读。
18、在你不是高手之前,想要获得成长的方法,就要好为人师,就要指点江山。但同时,要不断反思自己,推翻自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正反馈机制。把自己当小孩,持续给自己奖励,形成正反馈,这个对持续读书,特别重要。学霸只会告诉你,他们学习是因为勤奋,其实他们是给自己做了正反馈,不断地激励自己,培养自己喜欢读书的感觉。
20、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且都是靠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才能生产出有意义的知识。
21、认真对待那些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若是经过思考认为它们是正确的,那就要笃信,并且按照那些道理践行自己的生活,相信终将有一天,它会显灵。比如:知识就是力量。
22、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口头上认可,并没有落地到行动中去。另一方面,大部分人虽然尝试了学习知识,但最终并没有持续积累。很多事情,做一点点是没用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会这么做。重要的是坚持,让这个优势突出出来。
23、厘清定义,是最快的学习方式。概念是知识的节点,能够帮你建立知识的大厦。
24、掌握高效检索高质量的知识的能力。
25、读书这件事,提出好问题,永远比答案本身更加重要。
26、时间要大块大块的用,而不是碎片化来用。
27、有用+长期。知识的有用的判断,就是我知道这些我的决策因此会改变吗?从长期来看,这些知识会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8、只关注大新闻,长期来看,会影响人生重大决策的信息,而那些很快消失的小新闻,选择直接屏蔽。
29、任务式学习,可以很快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人生的挑战。自己就是导师,自己给自己角度,自己给自己检验。
30、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终身学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这就是方法论。
31、怎么找到学习资源?1)高效检索。2)用好的得到这样的平台,直接花钱买。3)跟人学,直接和有那些有头脑的人,入门、进圈、拜佛。看这个领域最牛的人,看这个圈子,最值得学的人。最核心的手段,就是问出好问题。
32、怎么制定学习目标?定目标的技巧,学习效果更好。好的目标,一定是:有场景,有距离,有抓手,有梯队。要明确几件事:1)开始和结束的时间。2)具体的执行动作。3)执行动作的数量。4)执行动作的完成度。把目标,从容易到复杂排序,小步子策略,一直在攻城拔寨的人,势如破竹。
33、指读法,一边听着高速的音频,一边手指住着,两遍同时输入,多环境输入法,记忆宫殿法(自己的大脑有个宫殿,就像自己的家,知道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刷书法,就是怎么读得更广,是为了获得广泛的信息。
34、怎么刷书法。先看序言,或者是第一章节,只看开头,然后马上调到倒数第二章。可以判断作者,精心准备的地方在哪里。如果开头都不好,那就不用看了。倒数第二章,能看出作者的功力,尤其是控制力。第二步,要有帝王的派头。知识的世界,你就是国王,这些作者都是我派出去的大将。作为帝王,心中得有一份书单。
35、测试法,帮我们更好地针对性输入。2)指读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3)多环境输入法,音频阅读一起上,能让你记得更牢。4)记忆宫殿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陌生信息。5)刷书法,能帮我们扩展视野。
36、学以致用(用输出倒逼输入。)四种方式输出1.1记笔记,第一轮是当时来做笔记,用笔记效果最好。两轮笔记,最多一天,就要二次整理。记笔记的原则:不值得花的时间,全部省下来,值得花的时间,咱就认真干。1.2 讲小课,让自己去讲讲课,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讲给别人。1.3 会迁移,把A的知识应用到B的地方,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知道自己的知识,能迁移到什么地方,不能迁移到什么地方。1.4 列清单,光想不行就得干,给自己接触一张操作清单,知道所有操作的关键在哪里,你能做这个总结,你才算把知识,真正内化和形成自己的能力。
37、怎么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愉快?学游戏的方法,给自己制造正反馈,制造心流反馈。
38、要接受现实,认识到速成绝无可能,完美并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只有真切地面对现实,才能开启心智成长之路。
39、我们说了学习的方法,强调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其中阅读和写作尤为重要,还要注重实践,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正确思考的前提是正确地理解概念,经常剔除自己脑海中不正确的概念;不光要掌握学习方法,还要坚持练习,相信时间和积累的力量。
40、就是帮我们活得更好,拥有更多的财富,拥有自由的时间,去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为了生存出卖自己的时间。要实现这些,就要做正确的事情,相信时间的力量,一直做,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它会给你确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