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书籍信息:
作者:韩丁(美国) 韩倞 等译 邱应觉 校
1980年10月第一版 定价:2.20元 北京出版社
韩丁,原名威廉·辛顿(William Hinton),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镇人(1919.2.2-2004.5.15)。
1945年,韩丁以美国战争情报处分析员身份目睹了重庆谈判。1947年,他随联合国救济总署到中国河北冀县,为解放区恢复生产培养出第一代农机人员。翌年,他以观察员身份亲历了山西张庄的土改,后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翻身》。1953年,他从中国回到美国,被麦卡锡等人冠以“叛国者”罪名,遭受政治厄运。16年的独自耕种和与女儿卡玛的18年分离。1971年,他应周恩来之邀重返中国。后来的30年,他始终奔波在中国乡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洒下汗水。2004年5月15日,85岁的他在美国马塞诸塞州康克市悄然辞世,墓地遥向东方。赤峰著名学者予舒曾撰写《韩丁与中国》。值得一提是他是 寒春的哥哥。
《翻身》中文版的问世亦多有磨难。有报道说,周恩来曾经亲自过问《翻身》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卡玛纠正了这种说法。事实是,卡玛在农村插队的一些朋友看了《翻身》,在劳动之余,就着煤油灯光开始将它译成中文,在一些下放到“五七干校”的翻译家的帮助下,用了几年时间最终完稿。但却不能出版,因为书中引用了大量刘少奇的话,而刘少奇那时尚未平反。朋友便建议把那些话删掉,韩丁不肯通融,说那是他当年的真实思想,不能屈从政治的压力随意修改。刘少奇平反之后,《翻身》随即于1980年出版。当时国内某大报在报道中赞扬韩丁坚持不删去刘少奇言论的“高度原则性”,不过女儿卡玛说,其实韩丁在坚持不删刘少奇的话时已经对他推行的某些政策持了批评甚至是否定的看法,而且并未因为刘少奇的平反而改变。
《纽约时报》评论《翻身》:“这是一部非同一般的关于中国革命的书卷……它向我们展现了新生的共产党政权建立过程中一个村庄生动、撼人的故事。Hinton先生为我们了解共产党取得政权前夜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作出了有价值的、在某种意义上独一无二的贡献。”
--百度百科
内容介绍与总结:
1947年,时任北方大学教员的作者听说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庄被列入土地改革“基点村”,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场轰轰烈烈的、影响巨大的运动,作者主动报名,和翻译一起参加了对这个太行山脉中的平凡的小村庄的改造并如实的记录下来,使笔者在过去这么多年后读到这些记录仍能从中看到那轰轰烈烈的场景,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极其详细的讲述了村庄里发生的变故。
全书分为了七个部分,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张庄的过去,到农民翻身做主人的经过,再到在打土豪分地时犯过的错误,最后又认识到错误并建立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其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让笔者流连忘返,这就是我们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懈的奋斗。
第一部:种下仇恨
本章讲述了在人民军队或者说共产党没有来到这里时,中国最劳苦的农民,社会最底层的百姓们是过的怎样的水深火热,他们在地主、宗教、日军侵略者、汉奸的压迫下过着如今看来难以想象的生活,没有食物,饥寒交迫,妻子儿女任人侮辱,不断有贫苦的农民因为不堪忍受的重压选择自我了断。(这段我读起来心情郁闷,读了很多天才看完,非常残酷)
第二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清算之年
随着小日本的投降,中国的前途面临着俩种命运的选择,而张庄的劳苦人民已经在这泥潭里挣扎了许多个世纪。在共产党武装的帮助下,张庄人民清算了汉奸分子,从而在张庄人民群众中建立了威信。这时处于地下状态的党员在中央还没有明确的土地政策时就开始带领贫农雇农们打了狗腿子、斗了地主阶级抛掉了封建的老根。他们通过诉苦大会引起了老百姓的愤怒,批斗了地主阶级(在这个阶段,打地主 甚至打死地主是普遍发生的,出恶气),夺回了劳动果实。但由于并没有迅速建立起来有效的基层政权,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开了党员身份的领导者们迅速的腐化堕落,成为了新的压迫者。
第三部:访贫问苦
这时随着国内战事的推进,新成立的人民政府迫切的需要土地改革去改变农村的基本面貌。1948年的三月份作者和翻译随工作队进入到张庄,进行土地改革。在工作队进入后,先是停了之前的领导者们的工作,接手后为百姓化成分、搞斗争、分土地、农具等资产(这其中的事繁琐但重要)。作者也戏称自己得了革命热-就是被不洗澡的农民传染了跳蚤,村里也成立了农会去领导农民。
第四部:谁来教育教育者
因为党中央适时的发起了整党运动,张庄也要发起教育自己的过关会,对自己的曾经和过往进行整理,并以此过关。之前被免职的干部们要全部参加由贫农会组成的过关会,仔细阐述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其实都是在封建社会中成长的人,但新社会的到来让他们没有了之前的贫苦地位,但还保留了封建的思想残余,所以改造别人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在村里大部分人都过关后,县里又开了新的会议,但产生了错误的思想指导,走向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向。
第五部:复查
正因为前面的错误划分,使得分土地并不公平,所以在中央下发了新的《土地大纲》后,村里重新划分了阶级。在大会期间,还开了没有过关的人的过关会,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也让老百姓明白了自己的力量,深入实践了基层民主的做法。尤其是妇女们的表现可以说是与前面大相径庭,他们变得积极了起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崛起。
第六部:彻底的重新估计
时间来到了一九四八年春末,这时国内战事已经开始变得明朗,张庄的老百姓还期待着能够分到更多的东西,但这时批评绝对平均价主义的思想已经成熟,党员也领导农民重新彻底的划分了阶级,他们大部分都变成了中农。县里的会议也与这样的风气进行了斗争,最终大家都向正确的道路走了下去。
第七部:解疙瘩
尽管在开会期间,村里遭了冰雹的灾害,但党员还是领导村里的农民进行了生产活动。更是成立了村的人民代表大会,尽管有些党员同志想不通某些决议,但还是坚决的执行了大会的决议,退回了之前并不属于他们的果实,还带领农民们积极的组织生产,缴纳公粮。(解疙瘩、分阶级 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嘛)
而作者此时也要离开他待了半年的张庄了,来到这里之前张庄人民虽然有斗争但并不团结,但仅仅半年后,张庄人民已经团结了起来,为了自己的新生活加倍努力了,而他也探讨了什么是公平的翻身,(他认为公平应该是历史唯物的,人类生活条件在变化,公平也就在变化)而真正的翻身就是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从自然和社会力量的被动受害者转变为新世界的积极建设者。
翻身的群众也必将带领新中国在世界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ps:了解本书的途径很突然,我在今年1月1日看到的电影《人民万岁》里,有介绍到这本书,所以为了了解上世纪土改 的具体细节,买了这本影印书,受益匪浅。这本书纪实文学真的很详实,我希望以后可以读到更多的这样的书籍。
2024/2/26 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