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 – 表达的意图:
材料和方法是为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服务,不能限制在方法上,半生熟纸的表现力有时会比熟纸生动很多,半生熟纸有偶然性。技术最终是为表达的意图而存在。在技法和材料熟悉之后,要关心意在笔先,清楚自己在画什么。例如在画小鸟的时候,如果你心中只有恽寿平范本上的两只鸟,那么你画出来的鸟就会没有“活气”。恽寿平画的鸟,省略了很多细节,你需要按照自己的观察,让笔下的鸟丰富起来。不必画出每一个细节处,但要清楚它的结构,理解小鸟的身体构造。
恽寿平画的两只鸟,是他心中意向呈现出的样子,但你需要画出在生活中通过观察而得出的经验。表达意图就是你的感受和觉察,只有真正的深入观察,产生了觉察,而你的觉察和他人一定是有细微的差别,然后再用画表达出来。意在笔先,所思所感的主体永远是第一位。
艺术这本课程最终是帮我们认识自己,这是一条认识自己的途径,我们大多不关注自己的感受,你不会把“感受”留下来,以及不会把它沉淀成作品,你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感受,然后转换它,让它用美的形式表达出来。
lass="image-package">
花鸟果玩」课程选择学习金农、陈洪绶、宋人小品、恽寿平的画,是因为它们是一种非常清晰的比例平衡。金农和陈洪绶,代表了士大夫的金石人文美,他们是典型的金石审美画家。金石美就是一种在时光不断变化中,却能够接近永恒的那些特质。把花和人画的那么怪,你要学会去理解,艺术的人文创作,人寄托在自然美之上的创造部分,这也是中国画中所谓文人格调的一个关键。技术没跟上不重要,格调和品格先提升上去,你才知道什么是不要画得太俗,太妖。技术可以慢慢提升,格调一旦下来很难提高,所以我们从典型的人文审美格调入手。
️院体隽永造化美 – 技巧:宋人和恽寿平,在古代叫做院体,和文人士大夫是相对的,所谓的工匠气,是非常精致的写实方法。这就是一种造化美,就像宋人的写生,精致的还原了或者说升华我们看到的自然之美,我们学习这些主要是用来提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