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就想来个总结,直到现在迟迟动笔,原来想得可能万字也记录不完。
自己带过的社群有不同的种类,
父母成长社群【戒吼群】、学霸大J小D、心理营养社群、小步读书会领读、气质群、记忆群、悦享汇梦想社群、读书社群、芝士小课父母成长社群、时间管理超越梦想社群、一淘社群、素店赛道社群、百万年薪销售社群、守护之星等等。
对于购物社群,红包、福利券,都已经是流量时代的玩法,进入好多购物群,依然在上演。存量时代如何让受众拥护你,其实独特性很重要,销售说到底是销售你的信用。你的人格魅力。
从2018年4月第一次当队长,自己内心是喜悦而又紧张。
这些社群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社群的核心是加强彼此的链接。
给我的收获是:
筛选用户,遇见了对的伙伴,学会了合作共赢。
做运营,其实说到底是运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出发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尤为重要。
比如我在娜娜社群里做运营服务,我其实开始很不喜欢统计数据,而我热爱的是为他人赋能。我在想为什么要我统计数据啊?我又不擅长这个呢?
目前运营的社群发现数据和文案是一个社群的灵魂,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人的行为。
文案的魅力,它的功效型只可意会。
第一期生产力训练营,起初我误以为点评非常重要,开启他人的内在动力。
寻找合作的伙伴,建立核心团队,拥有自己的智囊团,一起头脑风暴,明确意义,进行组织整理,进行深思,开始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视角以宗旨、愿景、目标、项目、参与行动。
无形胜有形
运营说到底是人与人内心的链接,终于懂得导师曾经讲过她从不在运营上下功夫,其实做得是无形胜有形,给予自己的用户提供核心价值。激发大家的内在驱动力,站在源头引领大家成长。
让大家感受不到运营的形式,而是从道的层面去践行。真的是妙啊!
而这些日子,回首一路走来所带的社群,让用户拥有价值感、荣誉感,体验感好,看到用户的需求,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关注、被支持、被帮助。
具有强大的同理心,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共情显得尤为重要,可能过去会讲好矫情,其实会共情的人,具有高的情商。不是吗?
运营的本质
运营的本质?它的逻辑不是动作,不是形式主义,当你面对数千条信息冲击,你会内心焦虑,甚至都不愿意打开内容。
然而运营中,通过数据化,视觉效果的呈现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从而激发你的用户内在的动力。
插入剧情
先链接情感,有了信任的基石,彼此合作才会链接的更紧密。
我在前面吃过这样的苦,进入一个社群不主动加任何人,当要彼此合作时才去加微信,加了微信就开始讲事情,效果可想可知。
文案的功效
而文案是以文字的方式,强化了运营的核心价值。也是社群的灵魂,这是我个人的感知。
守望相助
为什么守护之星以守护的方式出现,就是守住大家的初心,每个人都有结伴成长的需求,无需要观众。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学习,分享者分享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等,对于组织者来讲是在运营中更好的掌控突发事件,有更多的备案,锻炼了运营能力。而对于书友,选择自己热爱的话题吸收,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