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防御机制
你去参加一个聚会,聚会上的人都非常的积极,似乎人人都有目标,个个都有梦想,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早起、健身、时间管理,新兴技术,前沿科学,好像每个人都打了鸡血,对未来充满希望。
可你不一样。你没有确定的目标,也没有做时间管理,一本书看了一个月,还没有看完。你美其名曰:给自己一个自由的生活。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感觉良好。但是一到这样的场合,就发现自己简直是弱爆了。
你感觉自己和会上的人格格不入,因为你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吸引别人的目光。你不是焦点,甚至成了会上一个独自坐在边角的人……
当然,你肯定不允许自己陷入这样被简单“KO”的悲惨境遇,你极力证明自己没那么糟糕。于是你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合理化的方式,闪亮登场。你在它的庇护下,嘻嘻哈哈地度过了这次聚会!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呢?下面的解释来源于百度百科:
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我们来看看,你是如何应用合理化的方式接受自我的拷问,维护自己的内心自洽的:
“你为什么没有做时间管理?”
我每天的时间都没有浪费啊,我并没有觉得我需要时间管理这样的工具,工具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利用我们的时间,但是我觉得我现在的时间已经被利用得很好,不需要给自己增加负担。
“你为什么没有早起?”
早起就要早睡嘛,我每天睡得晚,起的晚这个很正常啊 。我不需要给自己定那么多规矩,我想灵活一点。
“你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定目标?”
我觉得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大概的框架我都有,我知道大概的方向就好了嘛,计划不如变化嘛!
……
瞧瞧,这解释得多好,经过自己这番解释后,连自己都觉得好有道理。别人都是严苛的要求自己,只有自己过得轻松自在。你甚至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还和身边的人大力宣传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得到身边人的认同。
我们就是这样,对自我的认识总是后知后觉,有强大的觉知能力的人,或许在聚会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自己在对比的压力下产生的焦虑,从而意识到身体已经启动了自身的防御机制。在觉知后,就会看到自己的真实情况。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能有这样觉知力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的大脑通常的反应就是在出现这样的场景时,启动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像上面的合理化是一种,还有压抑、否定、退化、隔离等。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百度百科总结了以下几点: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2 防御机制的好与坏
总的来说,心理防御机制的出现都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内心自洽,我们的内心都是脆弱的,我们不喜欢被别人否定,不喜欢被别人忽视,不喜欢被别人拒绝。我们不能接受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等等诸如此类的感受。而通常我们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为了维持我们的内心自洽,我们不得不进化出各种防御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们那颗“玻璃心”,暴露于烈日之下。在遭遇不适时,不至于内心崩溃。这都是我们自身自带的自我保护机制!
但是矛盾的是,我们有的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维护内心自洽,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我们也希望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们希望进步,渴望成长,我们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经常讲,要保持开放的大脑,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局限性,我们根本就无法识别此刻产生想法的是你大脑的哪一面?是你积极向上的一面,还是你的防御?我们基本上很难做到,在当下对自己的想法有准确的觉知。因为可怕的是,也许觉知也是你披着觉知外衣的防御而已……
心理防御机制保护我们,但是同时,不恰当的防御机制,也会阻碍我们的进步。它使我们眼界狭窄,目光短浅。有时候逃避现实,有时候自我欺骗。我们的内心在过去形成的那套反应机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改变是刚需!而觉知就是改变的开始!
当你再次面对压力,产生焦虑,出现抗拒的感觉时,做出以下判断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自己:
此刻,我有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
如果这时候,你的回答是各种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和借口,那么请你注意,你的防御机制,已经成功的开启了。
此刻,你应该继续问自己“为什么?”
并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提问,做出最真实的回答。
当你找到原因后,你可以继续追问,“我可以做点什么,让情况发生改变呢?具体该如何行动呢?”
我想走到这一步,你一定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觉知之光正在照耀着你……
认识你的防御机制,了解你自己!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突破自身的障碍,成为很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