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真总结了罗辑思维的《时间的朋友》一书,书中的核心的观点就是宏观视角看时事,认真观察世事的每一点变化,然后紧跟潮流,进化自己!
说到进化,首先你要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获取大量的信息,世界瞬息万变,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想象、各种事物,你要有空杯的心态、有强烈的好奇心去了解、去学习。那应该对什么保持好奇呢?筛选出那些能引起环境变化的变量、洞察出那些能引起变化的先声。筛选和洞察的能力取决与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面对时刻变化的未来,保持好奇、时刻观察、思考现象、持续学习——这才是不断成长的正向循环!
但是,怎么筛选?如何思考?怎样学习呢?
筛选环境变量的过程,是你每天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观察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思考事件背后的逻辑,筛选出我们不理解的事件及事物,不断的去思考并且学习它,以下是我借助罗胖的洞察来学习自我进化的方法。
今年春节时段,我家的水果礼品生意明显下降的很多,往年这个时段的生意是需要聘请人手的,从小生意既可以观察到全国的生意应该没有往年乐观。很多企业家说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恐慌的情绪下好像全国都在说转型,可是怎么转?我觉得还是回到自我进化的角度上来,企业和个人都得去学习互联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的模式一定会重组,这就要求我们要像小孩子那样好奇的去了解那些互联网公司在做什么?其他公司在做什么?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情是变化的先声?我们要何去何从?
1、创业潮和资本寒冬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本的重新分配催生出大量的IT富豪,使得国内的创业成本大幅下降,再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依托于互联网的创业潮喷涌而来:网站创业、app创业、淘宝创业、O2O创业等等,他们是时代的先行者,关于未来谁都不能预测,于是由资本提供资源,让那些勇敢者们去探索新边疆。所以,我们看创业潮、看O2O大战与合并、看乐视现象,看的是先行者们探索未来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探索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资本不计成本的投资,是在寻找连线的机会,是在投资新技术发展下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一旦建成,他们就是这个技术时代产生的红利的最大受益者。新技术的发展会打破原来社会的组织体系,会促进一个更高效的社会协作体系的建立,世界在变平的过程中在促进个体的觉醒(个体觉醒的力量在于他的影响力和不可预测性),个体的劳作是“点”,连接个体劳作得是线,是基础设施。
2、IP大爆发
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个体力量的觉醒,表现为个体的影响力在变大,2015的IP大爆发充分说明了个体在觉醒。IP它是跨平台的、有能力吸引人群、聚集人群的新物种!不只是小说、动漫、影视、游戏,无论什么东西,凡是能利用新技术在各种基础设施上变化成各种能吸引到特定人群的东西就是IP,他可能是个产品或者品牌,甚至是个人。互联网技术让传播变得及时快捷,赋予了个体更多的选择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将迎来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未来能够引起个体的分别心能够喧饰他的品格、品味、风尚的某种产品或者品牌将赢得未来。
3、阿里和腾讯
阿里一方面在铺路,在做中国商业的基础设施,未来你开公司,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在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中找到,它会向你提供所有的服务。另一方面,阿里还在造车,就是在制造未来在这个基础设施上能卖得最好、赚的最多的产品:健康和快乐,它在疯狂地进行各种投资。马云说阿里是家大数据公司,未来正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会更有效地为个体“赋能”,例子就是精准营销。
微信被描述为是中文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它已经是一个能连接一切的连接器了。微信是个体在网络时代的ID,它把世界带到个体的身边。
4、小米和华为
在没有产业链资源的情况下要怎么做生意?小米在做硬件软件化,它通过低价的硬件来获取更多的用户,进而通过其他的服务赚钱,做的是“连线”的生意,促进了科技的民主化,让产业链的资源变得更加便宜,从而为自身发展产业技术争取了时间和空间,目前小米在研发自主芯片、研发PC,用来发展自身的硬件。
华为,本身技术资源充足,于是它立足自身擅长的“货”上,追求当下的利润而不是设想“连线”的生意,这是一家卖货的公司,一家做点的公司,对于这种公司而言,观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会利用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基础设施,根据你的用户数据不断地优化自己,一边利用以便自我进化,所谓的“转型”其实就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