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没有空气,我们将无法生存。这个道理一说你就懂。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和别人沟通,也需要一种空气——心理空气。如果没有它,沟通将无法进行。
肉体的生存需要空气,精神的存在也同样需要空气。
这个道理,可能很难理解,或者就算理解了,也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了一次,也很难坚持做。
但世间事,正因为难,才有价值,而解决它后,结果将是不可逆的。因为你再也无法假装自己不知道,而重新回到你原来的世界。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因为你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02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我们往往喜欢跟同龄人沟通,一个电话可以聊上一个多小时。但是和父母沟通,我们常常草草收尾。
因为我们觉得父母很难理解我们,他们总是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经验灌输给我们。
那你们的孩子喜欢和你们沟通吗?
或者我们做个想象,30年后,我们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你认为你和他们之间有没有代沟?
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我们现在不喜欢和父母沟通,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一样拒绝和我们沟通,这看上去是一个死循环。
时代在变,但我们的沟通模式却从未改变。我们每个人通常都是把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的。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为什么理解我?
03
我特别推荐大家去看看韩寒的《乘风破浪》,我觉得这个电影的主题特别好,儿子与父亲的关系,水火不容。但是当儿子穿越到父亲的时代,他最终理解了父亲。
在现实中,他们是父子,中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穿越后,他和父亲成了兄弟,沟通一下子平等了,儿子也顺利的走进了父亲的心灵世界,理解了他。
儿子通过一次穿越,无意中掌握了沟通的最高境界——移情倾听。
移情倾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理解对方。
电影中还有一个特别巧妙的设计。就是儿子虽然和父亲做了兄弟,但儿子是小弟,父亲是老大。老大是什么?老大就是影响小弟的人。
而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的进行移情聆听。于是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沟通有了空气,有效沟通就开始了。
因为儿子来自于未来,他知道生活的结果,这种以"以终为始"让他扮演了知音,多了一份理解和感知。于是他能认真的倾听父亲的心声。
在穿越前,儿子的注意力更多是在,问题、分歧、父亲的行为,这些他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问题上。
而穿越后,他和父亲一起吃喝,一起做生意,一起打架,甚至了解他父母之前的感情。这些都是他能做的事。当儿子把精力放在了他能够和父亲一起做的事情上,他也就真正、深入的了解了对方。他获得了父母最准确的信息,迅速抓住了事件的核心。
04
总结一下吧:
1、你如果真的爱一个人,那么请多花时间了解对方。
2、先理解别人。在问题出现之前,在做出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
3、要想影响别人,你必须先被别人影响。做到真正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