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旅行时就看看旅行的书吧
闺蜜前一段时间去了巴厘岛,旅行完一直说觉得巴厘岛很破,应该不会再去了。这个评价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还引发了我们之间对“破”这个词的争执。我去过巴厘岛很多次了,而且非常喜欢,我自然希望身边的人也喜欢那里。我试着说服她,但发现我只能用概括性的、没有什么逻辑的只言片语来表达想法,连我自己都觉得很苍白无力。晚上正好捧起《The Art of Travel》读,一读我就像找到了知音,内心狂喜。
其实旅行的感受很主观。比如我觉得葡萄牙破,而老公觉得那叫放松的环境; 闺蜜觉得巴厘岛破,我觉得那叫异国风情。而即使对方解释再多,另一方也改变不了他自己对这个地方的感受。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旅行的。比如小说《逆流》中的主人公,他本是个足不出户的住在巴黎郊区的贵族,但因为看了狄更斯的小说,产生了强烈的去伦敦旅行的渴望。他收拾好行李,特意搭乘最早的火车到了巴黎。在等车时,还买了伦敦旅行指南,书中的介绍更让他对伦敦充满期待。他甚至在火车站附近走进英国人常光顾的小酒吧和小餐馆(狄更斯小说中活脱脱的场景),去观察那种英式的氛围。然而就在他将要踏上去伦敦火车的前一刻,他忽然变得厌倦和疲惫了。他觉得与其大费周折地去伦敦,不如回家坐在椅子上靠想象力和书一起去伦敦逛逛。
旅行是充满期待的,但旅行预期和实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令人沮丧的。我们期待旅行是把旅行当作另一种生活的意义,在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我们通常由于一本书、一部电影、甚至一幅摄影作品,而怦然心动地选择了旅行目的地。我们对旅行有着应有的期待和想象,却缺乏着基本的认知—比如当地的天气。伦敦的夏天是清爽的,长昼的,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而热辣的巴巴多斯岛是闷热潮湿的,是需要一些心理准备和经验的。
而一切琐碎的、日常的、必须经历的程序也在磨损着我们的热情和精力。收拾行李准备旅行有多么让人头疼;从登机到到达酒店之间有着琐碎的环节,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这些在记忆中都不会留下痕迹,顶多是一两个画面。记忆都是有选择性的、简化后留下的清晰的印象。而我们之前从网上或媒体上得到的旅行信息都是美轮美奂的影像,这些都造成我们对目的地有着完美的想象。
如果是个文艺青年,后果就更严重了。喜欢的画、爱看的电影、读过的书都在展现着一个个令人向往的目的地。看梵高就会向往荷兰,看莫奈一定要去法国。看个文艺的《午夜巴塞罗那》,顿时觉得西班牙那么浪漫多情;看了伍迪艾伦就会对纽约念念不忘。而真到了这些地方会发现,艺术作品才是生活的升华,那些最典型的最生动的细节还是都留在了作品里。作为游客,很难从一个不够高的角度来看到那么深刻的东西。
旅行的感受也跟我们当时的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我们,面对着异地的美景,是否能保持10分钟后依旧兴奋和专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情感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本身是否状态焦虑。当打卡摆拍结束,我们能否全身心沉浸在景物之中,还是心不在焉地继续玩手机。旅行切忌走马观花,但其实即使身体在一个地方不动,也不能保证我们的心还在这里。
说到异国情调,闺蜜说巴厘岛上都是印度教文化,因为不喜欢印度人和这个国家,所以也不喜欢印度教文化的国家。这么解释,可以说我真的明白她为什么不喜欢巴厘岛了。每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不同。对一个地方的亲近或疏远的感觉,其实也大部分来自自己内心的价值标准。这种东西通常是无法轻易改变的,就像人的本性一样。巴厘岛在我眼里,特别有种自然质朴的美。这种美来源于宗教、文化、艺术所传达的一种底蕴。说到“破”,我恰恰喜欢的是那里的乡野气息,田园风光。
我们对旅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追求的不光是看到了真实的景色,千里迢迢吃到了当地美食,其实更追求一种生命的升华,即开阔的视野,得到更多的启示。心中有了疑问再去旅行是最好的时机,此时才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和发现。
大自然的美经常让我们感叹鬼斧神工。山川、瀑布、峡谷、大海,都是让我们感叹的壮阔的自然景象。在这种波澜壮阔下,人类是何其的渺小和脆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理解美和拥有美是需要不断提升的能力。留在心间的美好不一定是最美丽的风景,它可以是最特别、最感动、最震撼、最触动的那些瞬间和细节。就像人的美,灵动之美远远大于服饰、外表之美。拥有美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它们记录下来。当能讲出美的缘由,才算真的理解了美。
我这个月又要去巴厘岛了,等着我回来分享这次的旅行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