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TED演讲】心理治疗师Meg Jay:
what do you think happens when you pat a twenty something on the head and you say, "You have 10 extra years to start your life"? Nothing happens. 当你拍着一个20岁人的头说,“你还有十年才开始真正的人生”时,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什么也不会发生。
You have robbed that person of his urgency and ambition, absolutely nothing happens.你已经偷走了他的紧迫感和雄心,所以当然什么也不会发生了。
01
前几天,有一位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令我深有感触。
“你好,Molly,我最近有个烦恼。我是一名大专生,报考了自考本科,目前想准备考研。家里是做小本生意的,父母很想把家业交给我,但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是,父母那种殷切的希望、眼神,让我无法拒绝。现在的我,其实过得一点儿都不快乐。”
虽然我并不太清楚她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怎样的定义或规划,比如对于考研,她内心有多渴望。
也并不太了解她家里到底是做什么样的小本生意,让父母如此期望她能继承家业。
但不管怎样,我很明确地知道:“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该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之后,我诚惶诚恐地给她写了1000多字的回复,里面包括我对人生选择的理解和看法,以及给她的一些小小建议。
还特别叮嘱她,一定要找个时间和父母进行深入的沟通,让他们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并且尊重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本想着这件事儿我给她疏导后,她心里应该有所答案并使问题迎刃而解了。
后来才发现,她还是没能跨过那个叫做勇气和果断的门槛。
因为父母的意愿太强烈,他们建议她放弃考研,并且希望她能早点接手家里生意,早点谈婚论嫁,甚至后来硬生生地给她安排了几次相亲之事等。
虽然她很不情愿去做这些,但每次也都按部就班地妥协了(只因不想违背父母意愿,觉得从父母角度来考虑,其实也是为己好)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很将就,也很痛苦。
既然内心有梦、有渴望,那就抛开一切杂念,拼了命地去追寻,努力把它转换为现实。而不是一直小心翼翼地活在自己的梦里,怕被辜负,不敢醒来。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也一定会面临需要你自己做出决定的关键时刻。
只希望我们每次在倾听他人的想法或建议时,也不忘跟随本心,牢记初心。
因为最后真正要做出决定的人,终究是自己;而今后要走完的人生路,也终究是自己。
其他的,谁都左右不了,也替代不了。
02
其实,上文中的读者所遇到的这类烦恼困惑,甚至迷茫焦虑。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也都曾经历过,或正经受着。
不妨试想下,从小到大,在学习成绩上,在高考填志愿,在选择就业和考研,甚至到了要买车买房、谈婚论嫁和平衡家庭事业的时候......
有多少人最终都委曲求全地顺承了父母的意愿或外人的建议?再扪心自问,又有多少次的选择,是经过自己认真考虑过后而做出的正确决定?
无独有偶,如今职场上,有很多人都会因选择失误而从事着自己所不喜欢的工作岗位。
如果前期是由于工作所需或在慢慢尝试后自己能够接受并从中找到些许乐趣,那这样的情况还算好,毕竟日积月累,熟能生巧。
但事实上,我们看到了有太多人,他其实并不是在适应、接受和完善中慢慢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热爱、或相应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等。
而是对未来充满不尽的迷茫,找不到更好的方向和选择,既而变得焦虑抑郁,对生活也逐渐失去了热情和动力。
于是,工作期间,总会心不在焉、敷衍了事,还妄想偷懒,频繁抱怨。表面上看起来自己每天也忙得不可开交,实则却过得心身疲累、狼狈不堪。
殊不知,这样熬时度日的低效工作,不但给公司创造不了利润,也莫名地把自己推向了黑暗之地,见不到阳光,也看不到希望。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要么接受,要么改变,倘若接受不了,那就要试着改变。
年轻时,如果一味将就和隐忍,那将来的人生也难免会活得不畅快、不通透、不明白,甚至还会变得愈发平庸起来。
其实,在人生的小事上,可以做很多的选择;但在人生大事上,我们的选择并不多。
那面对这些人生大事时,我们只能走两步:
第一,在做出决定性选择前反复观察、深谋远虑
第二,在做出选择后义无反顾、深耕细作
未来,不管处于怎样的境遇,你每一步的选择都是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和重新定位。而选择后所走的人生路,每一步都算数。
03
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一条抛物线,你会选择在慢慢接近顶点处的地方放弃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因为一路走来不容易。
每时每刻,自己努力向上攀爬的过程都赋予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从未想过要在梦想可即的时候就甘愿选择放弃。
最近几天,有一个新上线的小程序,突然间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原来,是苏成学长开发了一款“倒数人生”的小程序,可以计算自己的生命倒计时。
谈及生命倒数,内心多少有些恐惧和不安。
因为我一直觉得“死亡”是这个世界上离自己最遥远但也最可怕的事情。然而怕的并不是失去、离开,而是怕梦还没追完、还没实现......
我们总以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挥霍浪费,但实际上,before you know it ,我们就已经变老了。
但凡是有一番成就和胸怀远见的人,纵然他人变老了,但心却依然年轻,并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信念、做到知行合一。
而对于我们这些20-30岁的人呢,就更该深知于此。资深心理治疗师Meg Jay曾在TED演讲中给20几岁青年人一些指导性人生建议(感兴趣的可以在腾讯上听完整演讲,相信这个忠告会让你有所思、有所悟并受益终身哒)
是的,我们务必意识到20-30岁是成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塑造着我们的未来,也是人生最不可挥霍的时光。
所以,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好这一重要时期。去做些增加自身价值的事,积累身份资本,利用微弱的联系,更好地选择事业和家庭。但与此同时,也不要被你所不知道的事或没做过的事而定义。
因为现在的状态正决定你未来人生的走势。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走好当前脚下的路,不仅是对自己的最大负责,也是对人生的最大尊重。
PS:我的文章暂时还达不到新媒体文的高度,可能会降低你的期望,如果你是喜欢阅读奇葩事亮点,爆点热点类的话。而更多的是从我平凡简单的文字中让你获得些许思考和启发,我觉得这是我抒写的初心,也传递了它最大的力量和价值意义。感恩每个认真读我文字的读者,相信我们志同道合,感谢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