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看到一篇"超美敦煌,北京乡下一座小庙对外开放了"的文章,才知道西郊翠微山上藏着一座明朝皇家寺院,其中珍藏着的壁画可以和敦煌及永乐宫的媲美。。。趁着回国度假,约上好友一起参观了经五百多年岁月侵蚀却依旧令人惊艳的法海寺壁画。
从城里去法海寺要经过磨式口大街,这条横贯东西的马路曾是京西古道从京师通往塞外的必经之路,按老舍先生小说写的,当年祥子就是从这里带回了三头骆驼。。。如今的古道已不闻驼铃多年,马路却因两旁兴起的各类商铺变得狭窄和杂乱,往来车辆有时得相互谦让才能通过,好在出行那天不是周末,没有塞车,很快就到了法海寺山门外的停车场,不远处依山而建红墙黄瓦的法海寺清晰可见。
去之前做了功课,法海寺是由明英宗朱祁镇的近侍伺礼监太监李童倡议修建的具有密宗特色的禅宗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时五年完工。明英宗敕赐"法海禪寺",意为“佛法无边,浩瀚如海”。不过我们现如今看到的扁额上那四个大字为赵朴初先生所题写。
法海寺四进院落坐北朝南依山势层叠而上,中轴线上依次是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楼,享誉盛名的壁画就隐秘在大雄宝殿之内。
法海寺布局图
进大雄宝殿需要购买一百元通票,如果对壁画真迹不感兴趣二十元的普票即可游览寺院。药师殿里有珂罗版壁画复制品,供游人拍照留念。为保护壁画真迹,大雄宝殿内不允许拍照,每天进殿的人数也是有限制的。网上看从六月一号开始要预约才能参观壁画真迹,也不知情况是否真实。
参观壁画是有时间段的,没赶上当天第一组,等待的时候顺便参观了寺院。
大雄宝殿门口有两棵白皮松,起初猜想只是古树而已,后来得知这是法海寺五绝之一,北京城绝找不出第二对这样的千年白皮松!据说有植物学家测定树龄或许超过一千五百岁,没有考证,但千岁是有了,时光如梭,这对白皮松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也见证了法海寺的兴盛,衰败,磨难和重建。
法海寺是相对新的旅游点,非常清净和整洁,没有鼎沸的人声,没有缭绕的香火,经过了磨石口大街的嘈杂,感叹咫尺之内能有这么一方净土真是难得,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院内有两座石碑,其一是当时礼部尚书所撰<<敕赐法海禅寺碑记>>,记述了法海寺的地理位置及寺院情况。
走进迦兰堂,看到关于壁画的简单介绍: 壁画采用天然矿物研磨而成的颜料和植物颜料绘制而成。绘画技巧上继承并发展了唐宋时期重彩画法。特别出名的是两种用金方法,"沥粉堆金和"勾金",无论采用哪一种,画师都要反复叠染或晕染,所以当你近距离观察时就会发现金彩轮廓线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效果。
右翼的侧殿有少许文物展出,也非常精美。
青铜大钟高接近二米,凝重厚实,铸造精良。铜钟上部铸有经文咒题,下部铸有《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钟体内壁铸有25组汉字题名的梵文经文,钟身内外铸字超过六千。。。可惜我对此一无所知,只看出字形端庄古朴,纹饰生动典雅,大钟是法海寺五绝之一,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艺术品。
看到这里,有工作人员招呼大家说可以参观大雄宝殿了,再过几分钟就真的能看到壁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