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致俨:增扩台湾科举录取名额
◆ ◆ ◆
文 |石禄生
1
自隋朝以来,科举制度几乎是中国古代选拔官方人才的唯一通道,所以科举考试称得上是古时读书人不得不要走的命运独木桥。那么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难度有多大呢?
这么说吧,按明清时期的科举录取率,县试、府试一级(童试)考秀才,录取率平均为5%,县均录取人数仅为二三十名;到了省考一级(乡试),举人的平均录取率降到了2%左右,最低时甚至只有0.5%。
照这种录取率,每个县定额分配,各县录取举人大概在个位数。至于参加全国会试、殿试,最终出人头地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由此观之,中国古代科举的成功之路,比现在考大学难多了。而真正实质性决定古代考生命运的,在乡试一级。它相当于如今的高中会考,但又有所不同:
现代高中会考,考试合格可获得高中文凭,并可参加高考,其合格通过率基本在90%以上;而古代乡试的目的是考得举人身份,它采取的是录取制,而不是合格制,被录取为举人,才有资格参加全国会试(等如现代高考)。
可怕的是,举人的录取率,恰恰是整套科举考试流程中,比率最低的。前面说过,平均每县就那么几个中举名额,谈何容易?所以乡试是真正的命运分水岭。
那么问题来了,清代的时候,全国哪个地方的考生,考举人的难度最大?答案或许是台湾考生。因为清代绝大部分时期,台湾是福建省辖制下的一个府,而台湾府的每个县都不大,分配到的举人名额极其有限。
可以设想一下,台湾考生历经千辛万苦,渡海来到福州参加乡试,但中举的希望又极其渺茫,心中该是何等的苍凉:“为什么我不是福州户口或厦门户口?”这样录取率至少能高一些。
最终,有一个人读懂了台湾考生的内心期盼,他站出来为台湾考生说话,成功地为台籍考生争取到了更多的举人录取名额。这个人叫史致俨,其身份是道光年间的提督福建学政。
2
史致俨出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江苏扬州人,自幼家庭贫困,但聪明好学。穷困人家的孩子,容易失学,古时更是如此。十六岁那年,史致俨差点就失学了,但有一个人帮了他一把,此人叫谢墉,时任江苏学政。
谢墉是个心系教育的人,对好学之才向来关爱有加,晚年的时候,他还做过嘉庆皇帝的老师。
且说谢墉在江苏学政任上,到扬州考察科举教育,遇见了年轻才俊史致俨,十分赏识:“这小子底子不错,关键是勤奋好学,是个模范学子。”
但彼时史致俨正面临贫困失学的窘境。于是谢墉动了恻隐之心,专门安排史致俨到扬州府学尊经阁学习。尊经阁是公办教育机构,史致俨入得此处,就不愁学费问题了。
虽然史致俨后来的科举之路并不算顺利,他直到三十八岁才通过会试出人头地,但史致俨对谢墉的扶学之恩却终生感激:“若不是谢大人当年相助,我早已失学,何来后来的前途?”
事实确是如此,如果史致俨当年没有进入尊经阁读书,他不可能考得举人身份。没有举人身份,他更不可能高中全国会试第一名。
而在会试阶段,史致俨还有幸得到了时任会试总裁官即大书法家阮元的推荐,后者在嘉庆皇帝跟前说:“这是一位寒门子弟,读书很刻苦,品学兼优。”嘉庆帝大受感动,于是钦定史致俨为第一名。
可以说,正是谢墉和阮元的扶学、推荐之恩,让史致俨本人也产生了关爱考生的情怀:“天下考生同病相怜,他日我必用心助人。”
巧合的是,后来史致俨有幸多次担任学政,分别在四川、河南、福建任提督全省学政,这让他有了机会帮助广大考生。提督学政每到一处,史致俨必在匡正学风,促进教育公平、考试公正,以及关爱学子等诸多方面,实施他的助学计划,所以受到了广大考生的爱戴。
史致俨力主扩增针对台湾府考生的举人录取名额,就是在这种助学情怀下实施的。
3
史致俨于道光五年(1825)督福建学政,他来到福建后,通过考察研究,很快就发现了台湾府籍考生面临的教育不公问题:举人录取名额太少。
台湾举人录取名额不足,并非彼时才有,而是古已有之。提出主张改变这一状况,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相当于对福建和台湾的历史科举公平提出质疑,容易招致政治风险。但史致俨想到了十六岁时的自己:“当年谢墉大人力主扶学,助我入得尊经阁,难道就没有风险吗?”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史致俨向朝廷打报告:“请求圣上恩准增加台湾府举人的分配名额。”至于理由嘛,我们大概可以想象得到:台湾虽是福建下辖的一个府,但论地理、政治、人口等因素,它至少应该拥有副省级州府的待遇。
这样一个看似离经叛道的助学报告,要得到皇帝的正式批准,过程是漫长的。但好饭不怕晚,三年之后,也就是道光八年(1828),史致俨从福建学政任上离职前夕,他终于等来了道光皇帝的御批:“准奏,特批台湾府台北、凤山、嘉义、彰化四县各加进(举人)二名,澎湖岁科定额取进(举人)二名。”
也就是说,因为史致俨的申请报告,台湾府总共增加了十名举人名额。这是一个巨大的科举福利!要知道,彼时全国各地,平均每县的举人分配名额也就在个位数而已。
史致俨在福建学政任上,实施的善政,当然不止于此。那时候福建漳州、泉州(含今厦门)等地,民风彪悍,群体性的械斗事件层出不穷,治安状况堪忧。本来这种事跟学政史致俨的关系不大,但他从中找到了一个介入干涉的理由:参加械斗的人,不乏读书人,也就是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
于是史致俨一纸令下:“凡是被发现参加械斗的考生,一律取消考试资格。”这纸学政官令威力是巨大的,取消考试资格,等于断了械斗读书人的前途,谁敢拿这种事开玩笑?
为保证这道政令的严肃性,史致俨杀鸡儆猴,拿一个考生开了刀:当时福建汀州府下辖的上杭县,有一个何姓的考生因参加群体械斗,被取消了应试资格。
消息传来,全省考生没有敢无动于衷的,大家纷纷退出了械斗,再不敢犯。久而久之,形成了止斗的扩散效应,民间群体打斗事件也少了许多。
如上所述,史致俨在提督福建学政期间,为促进全省的学风、考风,尤其是台湾府的科举公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谨以此文,纪念史致俨的助学、扶学之功。
“贡元”匾乃清光绪二十一(1895)年史致俨在福建任职时为一位考取了贡生第一名的考生黄铭训题写的,现藏于福建品藏文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