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我心中是神圣的,是向往的。
一个机会,我报名了有书“零门槛写作变现课”。上课前写作变现我是不敢想的,5天里的课程能学到多少?
我心里想着学习课程并认真作业,就能打卡返现。并且在5天时间里能学到一些写作知识来帮助孩子,能提升些自己的思考能力那就是巨大的收获了。
第一天刘主编讲述了什么是拆书,为什么拆书是最适合初学者的写作类型?
拆书就是整理一本书的精华,整理有3个步骤:快速看懂书、摘录书里的要点、把要点和精华向大家介绍清楚。
写拆书稿适合初学者的原因有3点:它会逼着自己去看书,因此写作素材的问题解决了;新书众多的时代,各种途径和平台对拆书稿的需求较大;拆书稿因此水涨船高,稿费也不少。
第二天课程详细讲了拆书的三个步骤:
把书读懂是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书读懂。让大家用“翻书法”、“主题书单法”、“关联法”、“网友推荐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找自己喜欢的书,在自己喜欢的书籍领域去发挥自己擅长的理解力。
快速找要点技巧:看目录概况要点法、思维导图梳理法。刘主编的思维导图梳理是说在快速阅读的同时,一边读一边记录要点,读完也就形成了书的重点记录,再回顾形成这本书的要点。
3、用有趣又好懂的方式,将书本的要点像厨师烹饪美食一样呈现出来。这里我记住了一句话“要从问题中来,再回到问题中去”。
第三天是介绍快速阅读法,我对应介绍的方法尝试阅读了4篇节选“千字文”,阅读速度在短短的十多分钟后由12字/秒迅速提升至26字/秒,并且神奇的是相较学习前的阅读现在对阅读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四天举例说明了重点读书法,让我们联想到为什么要提炼一本书的要点。接着继续讲解了要点提炼的方法:目录法和思维导图法。其中刘主编讲到一本书,不管是薄还是厚,它都是有体系的。边读边记录要点,再梳理要点变为一个主题和三个要点。
第五天说的是拆书稿一定是要围绕一本书要点的介绍,不是你个人对一本书的感悟。对比了拆书稿和书评的差异。
这五天里我的作业情况如下:
第一天“我和写作”在其中我写了偶然机会加入写作群里因为写作而聚集的人,大家按日更的形式写作,相互点评和学习,热情似火。也回想了自己和写作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有所相似,描写了自己在语音聊天普遍的今天,仍然坚持文字聊天的执着;对于自己写过的文字,偶尔翻看时欣喜的感觉。这篇记录写了近600字,算我写作的开始吧。
第二天 读《少有人走的路》拆书稿。我写得就比较少了,这本书我并没有读过,对于拆书稿中描述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只能从对拆书稿的描写上写了自己的体会。拆书稿没有华丽的语句,用平平常常的文字讲述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书中的道理,这些道理的表达鲜活、贴近生活,容易让人接受。在这一天内最深的感受并不是拆书稿容易,而是很难,难在读懂,难在提炼要点,也难在如何让人更加容易的读懂并且印象深刻。
第三天 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果然对于自己喜欢的,描述起来就不那么费力了。那天一气呵成,写得很爽。我写的是儿时一套漫画书《尼罗河的女儿》,讲述了书中考古美女被召唤穿越至古埃及和埃及王历经艰辛相爱,最终返回20世纪的故事。写着写着,我领悟到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在我儿时很艰难的一段时间里是这本书和我朋友们的支持陪伴着我。我喜欢的,其实是那一段年轻美好的记忆!正因为如此,那些记忆深刻。对比拆书稿,我联想到拆书稿之所以让人能快速的读懂一本书,并且记忆深刻,就在于抓住读者的“喜欢”吧!
第四天 写的是“爱是需要学习的”这看来也不是我擅长的写作领域,不过在思考下完成了写作任务。回头翻看时自己还是挺开心的。
第五天 也就是今天,一下子说要写1500字以上,打败了我。有点硬凑的感觉。但是为了后续的继续学习,我认真梳理了5天的经历,希望留作后续学习的记录。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