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道德怪圈》在P23提了一个故事,30年来,一对夫妻吃面包,丈夫总是把松软的上半部分给妻子,自己吃坚硬的下半部分。
直到最近,丈夫发现妻子爱吃下半部分,而妻子一直以为丈夫爱吃上半部分。
书中发出了两点疑问:
- 为什么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愿望的价值比自己高
- 放弃自己想要的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完全的幸福
这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勇敢做自己,关键在于勇敢。
有了无限的权力,谁都能做自己。
而现实是,面对未知的惩罚,恐惧是否能够消退。
即使能够承受的代价,是否交换的主动而又无怨无悔。
理性总是面临着牺牲。
不会下棋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里,也许会吃竞争的亏。因为在下棋时,不管是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总要面临兑子,有时候牺牲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想要求全的人,往往都是输家。下棋的人都知道,想要赢,就必须放弃一些。
我忘了看什么小说了,里面提到过用真人作为棋子,然后下棋的情节。(ps:好像是关于意念操纵的主题,具体的名字我忘了,应该是挺好看的)
残忍是高高在上的决策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不是为了残忍而残忍,而是有些时候,面临抉择,犬儒带来的只是长久的悔恨。
对方的价值比我高,是我认为生活幸福美满的前提。
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自私,更可能的是两个圣徒在一起干出了人间惨剧,比如老夫妻,比如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
我们都认为对方的价值比自己高,那么每个人都无法享受对方的牺牲,只能用牺牲换取更大的牺牲。
这里的心理因素是,我认为你是好的,我是不好的,所以你需要优先得到满足。
就像电影中的经典桥段,你我推来推去,西瓜掉到了地上,两人都吃不上了,从恩爱变埋怨,然后陷入重复的循环。
当我想一个典型的人物时,我想到了阿朱和乔峰,我认为你是大英雄,而你比我重要得多,所以我死了,让你心愿得到满足,至于我的心愿,我甚至不去考虑你是否愿意为了我放弃什么。
悲剧的无可奈何就在于,只要我对你好,我就一定倒霉,因为我不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幸福。
你幸福是我幸福的前提,而我认为,我的牺牲是你幸福的前提。
那么,放弃自己,就能得到幸福么?
一个夫妻生活的经典问责是这样的,你天天就知道挣钱,家里什么事也不管;我为了这个家,什么都顾不上了,一门心思的让你们过得好一点。
我要的,也许正是你想要放弃的。(当然,在这里得陇望蜀的心理不去考虑)
你做出了牺牲,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也就不喜欢了。
谁都不要做出牺牲,尤其是不要自以为是的做出牺牲,如果非要牺牲,就沟通后再牺牲。
再深想一层的话,也许你主动做出的牺牲,反而是最容易做出的牺牲。
这是为了更大的牺牲下的一个伏笔,我已经做出了牺牲,不能再继续牺牲了。
我不吃最喜欢吃的面包,所以,我不能再去多做一些家务了。
这也许更是矛盾的根源,我以退为进,放弃了小小的能够承受的甚至是自己有些感动的牺牲,换来自己不愿意去做某些事的权力,理由是我已经做出了牺牲,不能牺牲的总是我。
妻子一看要比惨,自己也就先做出一些看似宏伟但是自己可以承受的牺牲,不甘人后,不甘落后。
这种牺牲不仅毫无意义,反而十分有害。
两个被自己感动的人,却无法感动对方。
由此,可以定出最基本的原则:
- 绝对不可以只为他人着想
- 绝对不可以要求别人只为他人着想
在放弃“只”为他人着想的同时,也要放弃“只”为自己着想。
我们既然都是好人,好人和好人之间为什么不可以共存,好人和好人的愿望为什么一定是冲突的,好人和好人为什么一定要是竞争关系。
每个人的诉求都是合理的,就像一场交易,买卖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而且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为什么在我们和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能尊崇这样的原则呢?
史蒂芬柯维把这种行为叫做,第三种选择。
你好,我也好,我们大家都满意才是真的满意,不是说你牺牲一点点,我牺牲一点点,和个稀泥就完了,而是你也满意我也满意,我们可以做到大家都满意,这基于一个核心观念——你要的可以用别的什么替代。
根据需求第二定律,一个需求不被满足的时间越长,越倾向于寻找替代品。
需求既然是由替代品的,那么,在一时一地冲突的需求,在多时多地就有可能不存在任何矛盾。
我想要孩子上清华,你也想要孩子上清华,上就完了,清华又不是只要一个学生。
盘子里还有一片肉,我也想吃,你也想吃,再上一盘不就完了。
你得知道,好人不会和你抢,和你抢的都是坏人,面对坏人更要理性思考,合理避险。
一味的要或者不要,都太直接,我们人类能在竞争里胜利,就是因为不喜欢太直接。
讲政治,就是不要太直接,所以政治家是最顶层的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太直接,所以农产品关乎国计民生,永远卖不出高价格。
就是“蒜你狠”“豆你玩”也不过几十块钱,鱼子酱稍微一渲染,几千上万美金,太直接的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