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在玻璃幕墙上织成银网时,苏白正蹲在文创园的老槐树下,用竹篾挑开最后一层棉纸。他的油纸伞骨架上,青竹纹路像流动的水,伞面刚染的靛蓝还泛着湿气,映出头顶 "非遗传承工作室" 的木牌 —— 那是他用三年时间,从夜市摆摊到租下这间二十平米小屋的凭证。
"要帮忙吗?"
声音像沾了露的玉簪花,苏白抬头,看见穿月白旗袍的姑娘站在雨里。她撑着的黑伞边缘垂着流苏,伞面却素净得没有任何图案,和满街印着熊猫、锦鲤的网红伞截然不同。
"不用,我自己来。" 苏白低头继续粘伞面,指尖被竹刺扎出个血珠。姑娘突然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伤口,凉丝丝的,血珠竟凝在皮肤表面,像颗红玛瑙。
"你...... 会点穴?" 苏白愣住。
姑娘笑了,发间珍珠簪子晃了晃:"算不得,我学过点中医推拿。" 她的手腕上戴着银色手环,屏幕亮了一下,显示 "妖气值:3%"。苏白没注意到,他正盯着她旗袍上绣的缠枝莲 —— 那针法太像他奶奶临终前教他的 "活鳞绣",线脚会随着光线流转颜色。
后来苏白知道,姑娘叫白挽,在附近的博物馆做志愿者。她总在雨天来工作室,帮他整理染缸,用手机拍他做伞的过程发短视频。她的账号叫
"伞下千年",文案总写着
"老手艺不是老古董,是活过岁月的呼吸"。评论区慢慢热闹起来,有大学生问伞骨选材,有宝妈带孩子来体验,甚至有非遗展会的人联系苏白参展。
直到端午那天。
苏白煮了艾草水,白挽却没来。他发消息不回,打电话关机,正打算去博物馆找她,手机弹出本地新闻:"市生态监测站检测到异常生物能量,专家称或为未知物种活动......" 配图里,监测站的雷达图上有个明晃晃的红点,位置就在白挽常去的湿地公园。
苏白鬼使神差地往湿地跑。雨雾里,他看见白挽站在断桥上,腕间手环疯狂闪烁,旗袍下露出一截雪白的蛇尾,鳞片在雨里泛着幽蓝。
"原来你......" 苏白喉咙发紧。
白挽转身,眼里有泪:"我是修炼了五百年的竹青蛇,靠吸收草木灵气化形。现代钢筋水泥多,灵气稀薄,我用手环收集负氧离子转化能量......
可端午正午阳气最盛,我的妖丹压制不住了。" 她蛇尾扫过水面,溅起的水珠里竟飘着半片靛蓝伞纸 ——
是苏白上周送她的那把伞,被她悄悄拆了裹在妖丹外。
"你傻啊!" 苏白冲过去,把怀里的艾草包塞给她,"我奶奶说艾草驱邪,试试这个!" 他又解下自己的银锁,那是祖传的 "长命锁","我妈说这锁开过光......"
白挽握着艾草包,蛇尾慢慢缩进裙底。她摸出手机,屏幕上 "妖气值" 降到了 0.5%—— 伞面的靛蓝染料里,混着苏白奶奶留下的朱砂,那是老辈人用来镇宅的。
"原来最厉害的法器,是人间的烟火气。" 白挽笑了,"你看,你拍的做伞视频,有个爷爷在评论区说,他小时候就是看着这样的伞长大的;有个姑娘说,她要学做伞给外婆过八十大寿...... 这些人间的牵挂,比千年修行都管用。"
后来,"伞下千年"
的账号多了新内容:白挽穿着牛仔裤帆布鞋,教网友用旧伞面做收纳袋;苏白举着手机拍她,背景里是晒了满墙的靛蓝伞,像一片会呼吸的天空。评论区有人问:"那个总戴银手环的姐姐呢?"
苏白回复:"她去山里找老竹农学新竹种了,说要让伞骨更轻更结实 ——
对了,她托我带话,想学做伞的,下周末工作室有体验课,带艾草香囊来的,送手工伞坠。"
现在,每当雨落时,文创园的老槐树下总会飘起甜香。那是苏白煮的艾草茶,也是白挽说的 "人间香火"—— 有些故事不会老,因为总有人愿意,把旧时光的温度,织进新日子的经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