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应该是努力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而不是处处做一个老实的人,因为诚实是善,是爱,是高贵的品格。“老实”每个人认知发展必经的过程,随着阅历、经验的丰富与智慧不断的增加,能力的增强,灵魂的提升,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喜欢自己,越来越在和谐发展中感受幸福,领受“爱”高频率的能量。
这年头,“实在”、“老实”几乎成了弱者的代名词。其实,老实人”的本质——不是来自于内心中的大善大德的“善根”,反倒是来自于内心中的“恐惧”与“小我”,我们中的“老实人”常常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缺乏好胜心;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信心;太易相信别人;提倡“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想顽固保守所致,与生长的原生态家庭、教育背景、性格、悟性的自身条件的大的生存生态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应该说,实在人办事认真,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该怎样就怎样,一点也不会弄虚作假,你想让他撒个谎,装装糊涂,实在比要他命还难;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偷奸取巧,甚至没有一点花花心眼。若论交友,此类人当为首选,然而这样的人通常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胸无城府。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特别透明的,即使是好事,有时也是要装装糊涂,耍点善意的小心眼。而过于实在的人却往往不会这一套,换句话就是不会“装糊涂”,就可能时不时地弄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来,不是把事弄砸,就是让自己吃亏,叫人批评他也不是,表扬他也不是。
实在人往往会被人看作是滥好人。所谓“滥好人”,就是没有原则、没有主见的老实人。
这种人总是喜欢以“好”来讨别人欢心,凡事有求必应,也不管应该不该。由于缺乏原则与坚持,导致是非难分。怎样不做“滥好人”而小心应付自己的敌人或竞争对手,是一门必修的学问。而对于太实在的人而言,这却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想像中的好人,毫无戒备、毫无原则地给予周围的人完全的信任,可能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因此如果你是一个过于实在的人,那么不妨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观察,给自己多一些空间来应付。
当然,我们这里说做人不要太实在,并不是让大家学习老奸巨猾,变得越阴险越好,而是希望那些过于实在的人能够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改变自己身上固有的思维僵化和办事教条的弱点,让自己在该灵活的时候一定要灵活,该主动的时候一定要主动,不可死守住一点,像守株待兔那样把希望仅仅寄托在“死等”一棵树上。 所以要想改变就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法实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旦思维观念转变,更多的给自己留有“认知能力”提升的时间与空间,以静心滋养发起大善大德的“善根”的心,秉承诚实,尽心、尽力、尽义地施舍“爱”,贱行“真”、“善”“美”,相信我们成熟的人性更给力于文明社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