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是煤矿电气设备售后服务,工作需要低频率的给使用单位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等事宜做培训。这低频有多底呢?个人需求每年5次左右。
这么低频的培训率,加之使用单位大多也是例行考核公事所办,只对培训时间有要求,对培训质量一般是漠不关心。使得我每次都是应付过去,虽然每次培训的内容相似,却没有一次是认真的备课,工作10年之久竟然没有一个自己满意的课件。自己也想做,可想想只是想想,没有付出行动。每次都是拿着原理图一节课干讲,自己讲的内容都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本来培训程序就乱,结果是乱上添乱。自然会出现台上应付事,台下睡大觉。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为:
1.自我备课不认真,水平差。
2.多数与设备无关的听众应付公事。
3.矿方应付公事,没有监督。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我讲的越差,听众越无收益。
这样对我对听众都是不负责的,打破恶性循环,从我开始做起,上述的种种不利因素,我好好做便会改变的:
1.课件使用低频问题:我们同事20人左右,所处环境、问题与我相仿,我课件若是做得好,同事们也会拿来用,听众也会拷贝留存日后翻看,那使用低频的问题岂不解决了?
2.听众应付公事:学校中即使成绩非常差的班级中也会有喜欢学习的学生,同理我面对的听众肯定也有积极的一部分。另外,如果是清华大学老师来给他们授课他们还会不认真听?所以将自我授课水平提高才是关键。
3.只要自我授课水平提高,听众收益后技能提高,超过矿方预期收益,矿方岂能对之后的培训不重视?
今天分析利弊轻重,最近便着手做个培训课件,定位是:只要面相的设备还存在我的课件还需要升级吗?如果在我做完之后答案是:需要。那果断推到重来。路可能是远的,大不了就来个日拱一卒,拱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