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庆假期才刚一半,已被折磨疯。在思考着,春节还要不要回家!
七天小长假,没错,我又坐在了老家的东屋炕上。
我妈准备了各种鱼、肉,变着法的给我做小时候爱吃的饭菜,每一顿饭六七个菜,一个吃几口就吃不下了。放下筷子,“我吃饱了”。我将铁碗放下的那一刻,我妈盯着碗瞬间不说话了。无奈,我只好抓起饭桌旁边,在我还没到家,它就已经躺在我家好几天的零食,“这个好吃,我要吃这个。”要吃的津津有味,还要吃的狼吞虎咽。
坐火车太累,不喜欢买很多的东西。但是每次回家又不能够空着手去我奶家,身为我爷家儿媳妇的我妈时刻教导我“买点好吃的,再去你奶家。”没有拎着礼品去看望老人,在离开家后会被乡里乡亲背后嚼舌根,“那家的谁谁,在外打工回家空着手去她奶家,太不孝顺了。”中国的人情味,在农村总是格外的浓厚。
乡里的小超市中,能够买给老年人吃的东西永远是那么几样,不需要与时俱进。精挑细选了半个小时之后,一大清早我就拎着一箱老年舒化奶,一大包我们县城产的豆奶粉进了我奶家的大门。
“又买这么多东西,花那么多钱干啥啊。”对于她的孙女回家,我奶脸上开心的表情饱满到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来代替她表达感情。
放下牛奶,不需要时间去适应彼此时间中几个月的空缺,我便熟练的开始给我奶打下手做饭,“在你姐家怎么样啊?他们那边有俺这边好嘛?”对于我姐没有在家里结婚,而是嫁到了隔壁的市里,我们全家人好像都认为那个沿海城市不如我们这个沂蒙山区。这件事,我不能反驳。
“挺好的啊,靠海,环境也挺好。”站在我姐这边,尽可能的把老人观念里嫁的太远不方便回娘家这种思想给找补回来。好让我姐嫁的顺利一点。也是为自己铺垫后路。
套路熟悉的多了,我就知道接下来就是对我的全方位关心。我奶炒了一份鸡蛋炒臭豆子,我小时候爱吃的一道菜,每次回家几乎每天都要给我炒一盘。好在,百吃不厌,这种味道只有家乡才有。
“你找对象没有啊?”我奶吃完饭坐在一旁的马扎上,盯着我不需要任何前戏拐弯抹角,直接问。
“没有。”我端起铁碗,叭拉着米饭,发现大碗还是有好处的,不想露脸的时候口罩都省的买了。
“该找了,这都25了,先不结婚,找着搁那放着呗。晚了到时候就没有好的了。”听着我奶语种心长的话,我想着上次五一回家的时候好像原话也是这样,春节的时候也是。到底他们眼里什么样的才算好?
“别找太远了,你看你姐找的那么远,回家多不得劲啊。赶紧来家找哈。”对于我在外地工作,全家好像也没有一个人认同的,从毕业起他们就巴不得我立马回这个小县城,找一个离家近的工作,找一个同县城里的结婚,就好了。
毕竟我么村里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奶是,我妈是,我姥是,我二婶是,我大姑是,我小姑也是,就连从别人嘴里听来的隔壁村的老王家儿媳妇也是。不管上没上过学,不管家庭有多富裕。我不知道,还能跟他们唇枪舌战些什么。
不善言辞的我更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些长辈计较,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新鲜网络词汇去反唇相讥他们引以为豪的吃过的盐比我吃的米都多的道理。在他们面前,保持沉默,是我等小辈最好的武器。
你们有你们的套路,我有我的沉默。可是还有更古老的人类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毕业两年,沉默了两年,再没有老师来告诉我怎样是对的。
晚上我站在东屋的炕上,贴着墙壁蹭我二叔家的网玩手机,我妈在我身后的沙发上盘腿坐着,开始给我灌输回家结婚的思想。
“明年还不回家吗。”果然还是强硬的套路。
“看看再说吧。”我不耐烦的支唔了一声。
“还看,你都多大了。跟你一样的xxx都结婚了。明年赶紧回家。”论举例论证我只服我妈,从小到大的比较对象,从来不重样。
“嗯。”我不想跟我妈吵起来,只能忍着什么都不说。
看我不吱声了,我妈自己小声嘟囔了几句,就没再说话。就在我煎熬的等着她赶快去洗澡睡觉的时候,听见一阵拉链拉开的声音。我悄悄侧过头用眼角偷看了一下,发现我妈正在翻我的背包。
“你翻我包干嘛?”我最讨厌别人动我的私人物品,从小就是。翻我包的是我妈,我不能也不敢一把从她怀里夺回包质问她。只好站在她面前,等她把包放下。
“看看,怕啥。”她楞了一下,接着看刚刚从我包里拿出的一张草稿纸,是我之前在火车上写的工作内容。
我妈盯着那张纸看了一分钟,我站着不动盯着她看了一分钟。
“没带衣服啊。”把纸塞回原位置,她若无其事的竟然接着翻背包的大口袋。
“里面啥都没有,就一点内衣。”我实在忍无可忍,就顺势把背包从她手里拽过来,假装从里面拿出内衣去洗澡。把包拉上拉链,放进了我自己的屋里。
我偷偷的看着我妈有些尴尬的盘腿坐在那,我知道刚刚做的有些过分。但是钱包里的车票我真的不能让她看见,如果继续保持沉默有些事情是会越来越糟糕的。不能让她知道我已经跑去北京了,不能让她知道全家人都被我骗了。后果,我不敢想象。
可是,在北京那么大的城市里,我又多想大声告诉他们:
“妈,我看到北京天安门了。”“爸,北京到处都是跑车哦!”“等我挣钱了,带你们来看毛爷爷啊。”“等我有钱了,给你买一辆开家去啊。”……
呵,现实呢!?在北京的时候每一次与我妈通话,我都要小心翼翼的避开天气的话题,我不知道那个我曾经待过的二线城市今天的温度是适合穿外套还是半袖;我不知道,那个和家乡同在一个省份的城市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我不知道哪一句话没注意说错,就能够被揣摩出不是他们认知里的事实而露馅。
我多想心平气和的坐在他们身边,抱怨一句,“好累,爸妈,我真的好累。”他们认为的只是坐在电脑旁边打打字的工作,殊不知还有熬夜到凌晨三点的加班;他们认为的高工资,殊不知租的房子只是一间十几平的城中村;他们认为的不想回家,殊不知我们有什么资本回家啃老?
他们口口声声的说着自己是过来人,他们口口声声的说着感同身受的经验,为什么现在却不能理解每一个努力在外奋斗想要给父母好生活的儿女呢?为什么就不能无条件支持儿女在年轻的时候去拼搏呢?为什么就不能放下那些世俗的相亲,说出你们结婚以来的真实感受呢?
我一直认为家是最后的港湾,即使在外受了再大的委屈,活的多憋屈,只要我转身,便可以无所顾忌的回到爸妈的身旁。从小吃到大的饭菜,百吃不厌我就是爱啊,没有大鱼大肉的咸菜鸡蛋才是我血液里的味道啊。
可是,现在为什么回家却变成了例行公事,在大城市漂泊奋斗的我们,回到家却如同到了一个监狱呢?
爸妈,多想告诉你们,我在外过的并不好,但是即使在不好,也请你尊重我还年轻的想法好嘛?即使不是为了梦想,可是你们给了我思想,难道就不该捍卫不同的自我吗?
爸妈,或许我过的不好,但是也请你们尊重我的选择好嘛!在难得的能够放松的假期里,可以什么都不想的和你们一起生活,不好嘛?
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我知道,你们选择的道路或许是对的,农村出身的我,在大城市再怎么蹦达,最后也只会是伤痕累累。
可是,这些我都不在乎,我只想要你们的支持就好了。剩下的一切,我自己来抗。真的,我已经长大了。
真的,不要让满身伤痕的我,回到家再被家长里短,被你们的所以为折磨了好嘛?
春节我还想回家,想吃我妈亲手包的饺子,想蘸着家里最辣的辣椒。好好的过年,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