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谁的青春不迷茫
看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时候,还在高二,对于这种青春励志的书籍来说,最需要它的人群就是像那时候的我那样的每天为所谓的未来忙碌,却思想空洞,缺失精神信仰的青年。的确是青年人最容易在生活的杂味中迷失了自己。小孩子不需要考虑的太多,成年人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天为人处世的方法,即使没那么正确吗,也一定陪伴他到坟墓。而高中,我们恰恰缺少这些。
这样的书籍,在特定的时间内,你会特别需要它,因为黑暗的生活,需要点光亮指亮方向。但是有意思的是,也许某一天,你就不再需要这本书,准确得说是不再需要这本书传递出来的意志、思想、精神。有一段时间内,我把他奉为真理,去刻意的模仿书中刘同描述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会去背其中的句子,骄傲地放在我的作文中作为关键的引用。那时候,中午唯一的事情就是躲着老师,侧着身子,在床上,把书放到一边,静静的品读。
我的一些想法,大概都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他描述了一个被困在农村,困在高中从未见到过的世界。自然而然我会把他的一些话,奉为真理,而自然而然他描述的生活,也就成了我所向往的。
一个人,十年会有多少变化。刘同用纸和笔讲述了十年的辛酸苦辣。身边的人,来来往往,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自己的性格,想法也在捉摸不透的悄然转化。十年,一直都在变化。当十年之后,他再去回首的时候,他的故事一直都没有断。后来我试着用他的方法记录自己的生活,结果如何,谁知道呢。
这是三年后,谁的青春不迷茫给我留下的最多的记忆。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
在电影院,电影放映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在祈祷赶紧结束,即使知道电影的准确时长,在这之前,我就把结局猜的差不多了。我恨不得现在就起身离开,还是被同伴拉了回来。
对电影,是略感失望的。
书里描述的是琐碎的生活小事,最后堆砌成了一种思想。我实在没有奢求一个故事能够多么完美的展示。可以说,在看电影之前,我就做好了失望的准备,但即使如此它还和我想象的表达形式差的太大。我想象中的电影依托的载体,至少应该是大学,而电影的通篇的讲述,是建立在高中之上。如果抛开电影的名字,仅就电影而言,它和普通的高考题材的电影没有什么不同,也许确实没有关注那么爱情,少了一点奋斗,多了一点理想。但是抛开了我理解的那本书。也许在讲迷茫,但传达出的迷茫还没有让观者深入到骨髓。
在刘同的书里,十年是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故事的结果。电影看似完美的结局,实则伤害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从书的结构来讲,刘同虽然讲述了十年的变化,但是着实是偏现在变化成了什么的样子,对于过往更多是加以描述,其思想的表达相对较少,在讲到他现在的生活状态的时候,从一言一行的刻画中,透露了很多他一个三十而立的成年人的独特思想。
小插曲
因为这本书,这本电影,我和一个女生偶遇,可能,我开始喜欢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