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我们仨》。特意选在热度已经降温的时候去读,比起网络金句更能体会书的真实。
在世人眼中,杨绛已然活成了一个传奇。在书中,我却一再被她平淡中的悲伤读到泪目。
失散了的三个人,家不再称其家。这个老人却努力地活着,写着,让这些大时代中的小小家庭碎片保留下来。
书中的字句没有文学大师的光环,也感受不到这对学术伉俪事业的璀璨。只有一个风烛之年的老人在回忆这辈子最重要的依托“家”——这家里原本有一个被视若珍宝的女儿,一个憨厚笨拙的父亲,后来却只剩一个独自守望的母亲。
1
他们也曾是一对精致时髦的年轻爱人。
二十四五岁的杨绛和钱钟书新婚不久便留学英国、法国,战乱的年代他们依然在有限预算里将日子尽力过得美好。
从多人混住,到租下带花园独立厨房卫生间可以随意逛超市和大学城的房子,年轻的夫妻一起散步“探险”,一起读书做饭,晚餐尝试红烧肉,清晨冲泡红茶加牛奶,涂上黄油果酱的面包——直到年老。
岁月穿过三十多年后最动荡的七十年代,在老北京的平房里,两位老人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习惯,认真地做着黄油面包早餐。依然挽手去日坛公园散步并称其为“探险”。
即使时光已过经年,他们仍然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勃勃,对什么都有兴趣。
有事做,有人爱,这大概便是婚姻最美好的状态。
2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我们仨》
100年的世事沧桑,他们的家庭所经历的战争动荡、政治风谲云诡于我们的生活已是不可想象。但在杨绛的回忆中却是家庭的温馨与平淡。动荡的年代里,三人执手守望,竟有一股岁月安稳抵御冲击的力量。
照片里记录下世事变迁。
从被爸爸宠溺地亲着粉嫩嫩的脚丫子的圆润可爱的婴儿圆圆,到60岁身患脊椎癌末期离世的女儿钱瑗教授,老人的痛和泪都在心里。家,不再完整。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以前,无论外面的政治风浪多大,有相依相守的夫君,有粘着爸爸妈妈的女儿,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可以相互取暖的圆。
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这字字句句,声声泣血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对家人的守望回忆。
3
想起每晚临睡前,我三岁半的女儿都会依恋地躺在我怀里,用稚嫩的童声说“妈妈,我永远永远都不想离开你,你呢?”,然后用小手拍拍我的背搂搂我。
我也会无比认真地回答“我也永远永远都不想离开你,我的宝贝”。
这样的母女情话,却从来不觉肉麻。
爱,就是在这温暖的一时一刻累积成河成海。
我们为事业拼命,和不相干的人应酬,
却常常以为近在身边的最是平常,最不会珍惜。
追逐事业的时候,我们以为亲人会永远守候在自己身旁。
正如活着的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死去。
但比任何事都要热爱的是家。
家和爱才是人生终极的意义。
尾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泪眼婆娑中将这一段文字反复读去。
愿认真活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