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娃一边吃饭,一边喊着困,说是想睡午觉。我问他,下午篮球班怎么办,不去了吗?娃答,不去。我说 不去,那跳1000个跳绳,10000个跳绳。娃答好,又认真补充道,不去打篮球跳2000个跳绳。我不语,心里也乐,即便不去打篮球,跳2000个跳绳也是ok的。
很快,祺睡着了。待我醒来,我意识到是一个睡眠周期了,我在一旁观察祺,发现他也有动静,便轻声呼唤他。祺并不搭理我,还是想继续睡的样子。过一会,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又闭上。我发觉有戏,便又喊他,起来打球去了。他貌似还是觉得有想继续睡的意思。但是等了一会,也没有马上睡着。
我试着和祺沟通,一个半小时是一个周期,我们正好睡了一个周期了,这个时候会自动醒来。妈妈正好睡了一个周期,便在这个时间附近等你醒来唤你起床。如果继续睡,又得再睡1个半小时了。
祺将信将疑,简单思考了一下,也不再睡了。见时机成熟,给祺穿好球服,便出发了,还算顺利。
在此之前,尝试过三次。第一次直接睡着叫不醒;第二次在车上睡着,表达不肯去打球,想继续睡觉;第三次在家里睡着,虽然叫醒来,但一直表达不想去,好不容易抱过去,也是坐了好一会才正式进入上课。
我想,心理学应用于实践,可以适当教给孩子来应用身体节律,包括午睡及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