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尽一生经历所著,其中所记载的大部分是战国时期,秦朝,楚汉之争还有汉朝的历史,他的历史写的较为真是,而且是将已近过去的事情展示在人们眼前,活灵活现,被大文豪鲁迅认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暑假的时候,我们刚刚探寻了这本书,进行批注式阅读,然后做一系列关于史记的题,然后我们自己写论文,那个时候我们刚开始接触这些纯文言文的阅读,有些困难,刚开始虽然有些不适应但是慢慢的都已经习惯了。
在暑假的时候,我们只是对史记有了自己的理解,到了学校,我们才真正的探寻史记,探寻几千年前的事情,在学史记的过程中抹去了许多我以前的看法,这一个月我们主要学习了秦朝,楚汉之争,再到刘邦建国这一段时期。在看这些本纪的时候,才真正的看清了历史,就拿秦始皇来说,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在刚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那是自己什么也不懂,只是见了秦始皇就想起暴君这个词。但是反过来想想,一个暴君怎么能统一天下呢,秦始皇小的时候是侄子,然后十三岁登基,因为皇帝小,朝廷之中必然有人横行霸道,就是吕不韦和嫪毐,在秦始皇成年以后,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除掉了这两故势力,把阻碍他朝政的实力产出的干干净净,然后他就发展自己的国家,用了十二年时间四处打拼,用远交近攻的方法统一了六国,可见秦始皇多么的有智谋和实力,然后再到他见过以后,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法律,其规定的制度被千事万事实用,只是因为他焚书坑儒,或者是法律严酷,就把暴君这个词贴在秦始皇的身上,只因为他在建国以后的所作所为就忘记他的智谋和实力,甚至享有千古一帝的尊号,这些是看了史记以后我才明白的。
同样在楚汉之争中,我也看到了项羽的实力,他其实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小的时候不读书,是她不精通兵法,而且有了一个倔强的性格,在楚汉之争中,只要项羽一出马,汉军直接就是败,当项羽被人追杀的时候,项羽回头一吼,那人直接架着马往回跑了十几里,再到擂台上,项羽又是一声吼,把射箭的人直接吓破胆,以三万兵力打刘邦五十六万,用半天时间,这是何等的威风,但是最后他不肯过江东,于是乌江自刎了,这是一个贵族最体面的陨落,我们不能说他有勇无谋,有的时候我们要看一个人的内心,必须要看他所做的事情。
倒是刘邦,我们都以为他很厉害,但其实他只是一个做领导的,他能把人用起来,当做自己一样,但是又不得不否认他有能力,又不然又怎么能建下汉朝。
评价历史,一定要阅读史书,看清真是的历史,不要总是随波逐流,每个人都有对历史的见解,只有认知思考我们也能得到我们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