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把孩子过于简单化了。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对孩子发号施令,比如,不许哭、不许问、不许闹。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把孩子的情绪都包裹起来,没有宣泄的情绪,久而久之就成了心里垃圾,成为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著名心理学大师说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绪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情商的养成。换句话说,孩子好性格的养成来源于父母对他们的态度。
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可以理解为与孩子关系的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什么是好的关系?首先是要有共情,既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有成为孩子知己的能力,既“好父母永远跟孩子是一头的” 那么教育原则怎么界定?心理学大师戈特曼给出了界限: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等于接纳孩子的行为,只有接纳孩子的情绪才可能指导孩子的行为。
父母们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既忽视型、压抑型、放任型和情绪管理训练型。
忽视型父母:只问成绩,不问情绪;压抑型父母: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放任性父母:无原则地接受和认同。
家庭教育成败,不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经济能力,而是教育素质,既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
这个世界并不是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同样给你一个微笑的回应,有的人会对你善意的微笑,看成你的软弱,对你轻视。
很多事情别人根本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在你认为十万火急的事 ,一般人都是一幅漠不关心之态。世界就是这么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