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结束后,和女儿一起回家。女儿说,妈妈,我这学期末考试考的好,你给我什么奖励啊?我问女儿,考的好要奖励吗?学校给你什么奖励吗?女儿告诉我,双科考试成绩超过95分的同学可以免假期作业。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
奖励和惩罚是父母和老师们经常用来管教孩子的方法。奖励促进良好的行为,惩罚抑制不好的行为。
1938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其著作——《有机体的行为》,阐述了其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的实验分析。斯金纳将饥饿的老鼠放到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个杠杆,老鼠按压杠杆就会得到一粒食物。老鼠因此学会了按压杠杆。
同样的,当老鼠按压杠杆不再得到食物时,其按压杠杆的行为会逐渐消失。
由此,斯金纳得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并发展出了强化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控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如今,条件反射原理是驯兽师们的必学科目。
1949年,比较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对8只恒河猴做了为期两周的学习行为的实验。他和研究者做了一个装置,解开这个装置需要拉出立销、解开挂钩、掀开有铰链的盖子。实验员将装置放进猴笼里,并且没有给猴子任何指示。两周后,猴子驾轻就熟地解开装置。之后,实验人员在猴子解开装置时给予奖励,猴子的表现变差了。
由此,哈利.哈洛提出了除了生理动机、外在动机以外的第三种动机,哈利提出,猴子解开装置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就是奖励,即内在动机。
1969年,著名实验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做了索玛立方块的实验。他把大学生分为A组和B组,两组成员每天参加一小时的实验,连续3天。第一天,两组成员按图片1拼立方块。第二天,两组成员按照图片2拼立方块,并且,A组成员完成后可以得到奖励,B组没有奖励。第三天,两组成员按照图片3拼立方块,两组都没有奖励。根据观察,第一天,两组成员的表现没有差别;第二天,获得奖励的A组成员表现更加积极;第三天,A组成员的拼图兴趣明显降低。
德西的实验印证了哈利.哈洛的结论,他说,把金钱等物质当作奖励来强化某种行为时,行为主体会失去对这项活动的内在兴趣。
大家是否记得这个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了解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再来看老人奖励孩子的故事,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原理——奖励会改变孩子的内在动机。孩子会明白,他获得的奖励是因为他某事做的好,一旦奖励消失,也就失去了把事情做好的意义。
女儿期末考后问我给她什么奖励,我问女儿,你不觉得你的好成绩是对你这一学期努力认真学习的最好奖励吗?
分数本身就作为一种外在动机起作用,如果父母再对好分数给予奖励,就是奖励的奖励,更有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兴味索然。惩罚亦然。
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事:
偶尔有急事找不到车位时,我直接把车停在不允许停放的公共道路上。我心想,贴罚单就贴罚单吧。
虽然交罚款时很心疼,但我没有内疚感。我承担了我随意停车的后果,就不用考虑自己随意停车是否给他人造成不便。
这就是惩罚的其中一个危害:让人更加自我中心。
我们几乎都有过被惩罚的经历:上学迟到被罚站;和同学打架被隔离;没做作业被罚抄......
回想被惩罚的经历,你是更倾向于逃避惩罚还是更倾向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在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你是否怨恨对你施以惩罚的人?被惩罚时你是沮丧、愤怒还是想要报复?你会发自内心的接受实施惩罚者的影响吗?
奖励和惩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这枚硬币的背后是实施者的权利。权利引申出来的概念是条件:如果……就……
如果你考试考了100分,就可以去旅游;如果你乖乖听话,就可以吃糖;如果你表现好,就可以得一颗小星星......
如果你打弟弟,就等着挨揍;如果你不好好吃饭,就没有饭吃;如果你不收好玩具,就没有玩具玩......
当父母和孩子是讲条件的,不仅侵蚀孩子的内在动机,更重要的是,还深深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建立在种种条件之上,难以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更易陷入抑郁、焦虑、无助和绝望之中,也难以拥有更好的能力发展空间。
因此,无条件的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如果采访父母,大多数父母都会说自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但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从父母这里接收到了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是无条件爱孩子的。问题在于,你可能不知道除了奖励和惩罚之外,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用来更好的养育孩子,好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你无条件的爱。
有一条路,叫学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