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今几乎每个家长都毫不吝惜为孩子精挑细选那些寓教于乐的玩具、读物亦或游戏。我们做桌游的也不免经常被读者请教有什么适合他们孩子们玩的游戏。好游戏可以拉近几代人的距离、激发教育工作者的想象力,但更重要的是乐在其中的孩子们可以学到的事情不止一件。
“我想找一款能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有什么推荐吗?”
自从做桌游媒体以来,这是一条我们经常会收到的读者留言。随着80后甚至90后这一代人渐渐成为人父人母,“亲子游戏”和“游戏化生活”的家庭教育理念也逐渐普及开来。但是年轻的父母们虽然乐于接受这种科学的教育观念,却多会苦于没有成熟的基础环境。显然许多大人们熟悉的桌游是完全不适合小朋友们的,复杂的规则和细小的配件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都是考验,更别提什么亲子互动、亲子教育了。
就好像童装才适合孩子一样,桌面游戏同样要找到适合的那一款才能发挥出期待的效果。只不过,目前我们面对的国内桌游市场上,严重缺少儿童、亲子游戏这一类别细分。许多桌游和单纯的儿童玩具混杂在一起,其中更有相当一部分是粗制滥造的山寨品,无论做工还是材质都根本无法达到标准。
那么怎么办呢?
读者与玩家的问题就是《DICE》的问题,其实桌游发展到今天,其内容繁多,分类细致,早以有许多具有丰富幼教经验的设计师开发出了精彩的亲子家庭游戏,例如今天我们的主角——《动物泛舟》(Zoowaboo)
“噗通”大象掉进水里了,木筏上的动物们哈哈大笑,因为木筏上的空位仅仅只能放进一只鸡。
这就是《动物泛舟》的故事,封面上卡通风格的画面与鲜明的色彩,再加上充满童趣的小小背景故事都是引孩子的巧妙方法。
造型憨态可掬却又颇为传神的木质动物配件,从用料到上色都采用了对孩子健康毫无伤害的环保材质。同时,大尺寸的配件也尽可能地避免了孩子会在无意中吞服的危险。
无论版图还是配件,特意处理成的圆滑边角,都是设计师安全理念的体现。
小小一个标记即提示了这部分需要丢弃,又告诉孩子们废弃垃圾要扔进垃圾箱这样一个重要的环保意识。
《动物泛舟》这款游戏之所以能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入围2009年德国最佳儿童游戏奖提名,除了有趣的主题之外更归功于其能为孩子们带来的四种循序递进的游戏收获:
第一:图形、颜色与动物的对应识别
孩子们可以通过鲜明的色彩和特征鲜明的配件设计来认识11种既然不同的动物。当然,别忘了还有木筏船长——小老鼠哦!
第二:空间认知能力提升
对于6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感是一项正在迅速形成的感官意识,对他们来说,各种有助于空间组合与分割的游戏训练都是很重要的,而《动物泛舟》的游戏设计灵感其实也正来源与此。
游戏要求根据动物配件的大小与形状,与六艘木筏不同的容纳形状进行比对,通过目测动物配件的组合方式来估算如何拼接这些板块才能达到让动物们坐上木筏的目的(将动物配件拼入木筏中)。
第三:取舍选择能力
游戏中要随机翻开动物牌,来决定上船的动物种类,此时要求带大家根据自己的预估进行投票,来猜新的动物能不能拼进木筏里。这时就要求孩子们学会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推论和取舍。
第四:合作意识
将动物拼入木筏时需要玩家们一起努力,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孩子一个人想不到该如何拼放。而这个环节恰恰最适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
我们希望孩子们有快乐的童年,我们又怕孩子们失去成长的机会,在玩中学或许能够解决这种儿童教育中的尴尬。生活游戏化,学习游戏化,这就是亲子游戏的独特价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