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七章:老子的政治主张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复盘三步法】
【获得的新知】
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不被人民所知的;差一点的,是被人民亲近并称颂的君王;再差一点的,惧怕君王;再差一点的,就轻视君王。

这让我突然想起华佗三兄弟的故事。华佗说他大哥的医术最高明,二哥次之,自己最差。因为大哥治病防患于未然,在病情发作之前就治好了,所以外人看不到他医术高明的表现,也就不以为他厉害;而二哥是在病情初发的时候,就把病治好了,外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而华佗自己是在病人病入膏肓的时候力挽狂澜,所以外人误以为他医术最高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老子所认为的最好的统治者,以及华佗的大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因为在最合适的时机,做了最恰如其分的事情,获得最好的结果,好到让大家都觉得极其自然,也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状态。

外在的名利,和内在的极致追求,在这里就形成了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旧知的改变】
有时候我们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坚信要亲眼看见亲耳听到才安心,可是真正最好的东西却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用逻辑思考,透过现象看穿本质。

【to do】
谨言慎行,用心体会,慎做判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