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知苏州:水陆并进姑苏城,忠孝两全伍子胥

旅知第一城,是上海,我们将会驻足上海很久很久。关注旅知君系列文章的朋友在“沪上足迹”文集中已可见一斑,旅知君会再接再厉加油更新,给大家带来耳目之娱!

正如前言中所讲,要想穿透近世之上海合适的切入点却是苏州,原因无他,在旅知君眼里:苏州是中华帝国时期的上海,上海不过是近代共和国的苏州!

两座城市在“古今”之辨这个视域中,不断地变换着角色和地位,情似姐妹,意堪兄弟!

那么我们就将视野掠过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跨过青龙与白鹤,越过昆山与吴中,花一些文墨盘桓于姑苏城。对!是“姑苏”,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吴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船。

《送人游吴》唐 杜荀鹤

江南人家,小桥流水,对于姑苏城的意象概莫如此,如果再加上点音韵,那就必然是丝竹之声和袅娜的昆曲花旦,也就足矣。

不过,一旦要追问这种确定的城市画像的缘起,试问河是那条河?城是那座城?门是那扇门?开河、建房、圩田、走城门的人又是那一拨?回答起来却也不易。

不易,也易!这个城原叫做阖闾大城!这个筑城人就叫做伍子胥(名员,字子胥)!那个时代叫“春秋”!

吴楚争锋大历史

终得天时!天地无情亦有情,吴国虽是春秋一霸,但是大半个春秋却没有吴国任何身影,这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来。

终得地利!吴楚东南坼,这一坼造成了南北两种迥异的地理人文风貌,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虽要到了唐宋,但是端倪在楚吴越三国先后登上春秋舞台即可看出。水促进了生产,民丰物厚,水加快了交流,开化激荡,水方便了征战,你方唱罢我登场。

乃拥人和!伍子胥来到了吴国,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也被起用,雄心壮志的公子光弑君自立成功,人民对于楚国的仇怨也只差那最后一根稻草。作为后起之秀的吴国,君臣子民心中自然而然的升腾起这样一副图景:西平楚国,南压越国,北攘齐鲁,问鼎中原!

水陆并进双棋局

在中国建城史上,苏州城具有独特地位,她始建于公元前514年, 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是"中国历史第一古城"。城周长近四十里, 与当时首都洛阳相仿。城内宫室、花园、寺庙、茶室、酒楼、河道、桥梁之多之美之丽之巧, 无他城可比。其城门都开设水、陆两城门。“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水陆并列,既能从陆门走车,又能从水门行船。如此规格十分罕见,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创举。唐刘禹锡诗云:“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从中不难想象当时的盛况。

从阖闾大城直至宋平江府乃至于近代苏州城,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 至今仍保持"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 、粉 墙 黛 瓦 、史 迹 名 园 " 的 独 特 风 貌 。其城市格局历经二千五百余年而基本得以保存,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水城的骨架是河道,城市建筑物虽然屡次毁于战火,但河道基础犹存,稍加整修城市基本格局又恢复原初,保障了城市得以快速的复兴。从众多的历史文献记载可知,阖闾大城自伍子胥创建以来,直到宋、元、明、清,其城池形状、地理位置始终如一,无大变动。伍子胥所筑阖闾大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划周密的水城模式,“水”成为苏州的符号,苏州因水而活而美而特色鲜明。

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水光摇极浦,草色辨长洲……

《过吴门》 唐 李绅

纵横戈壁复仇怨

枕河而居的江南水乡格局,便利了交通,疏导了财货,成为滋养江南吴越文化的沃土,2500年屹立东南,冠绝寰宇。

不过,在筑城人伍子胥的心中,打造这个“东方威尼斯”水城,其更重要的一个战略初衷还在于兵伐楚越。水陆并进的姑苏城,不仅进出行人,更进出货物,不仅进出货物,更为了进出兵卒,这些兵卒就是洋洋的吴国水师。

伍子胥是一个复仇者,这是他的天命,我们不能忘却。

伍子胥,既是一个被正史所记载的重要人物,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在民众记忆中再创作的英雄甚至神人。

他成功的主导了吴伐楚的战争,并且,失败的主导了吴越之争。

伍子胥年表:

前522年奔吴;

前515年公子光使人刺杀吴王僚,也就是阖闾;

前506年吴伐楚得郢都,伍子胥鞭尸楚平王;

前496年,阖闾伐越伤重不治,死前并托伍氏辅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称相国公;

前484年被夫差赐死。

终其半生,围绕复仇这一个事情,忍辱偷生,发愤图强,聚一切心力于一题。其中有其小道,即:复仇。

春秋无大义,攻伐不断,流亡而达者盖不止伍员一人,达而能倾覆其母国,鞭戮其先君者,更未所闻。

故自言“穷凶极恶”并不过分,这就为“复仇主题”打造了一个千年不变的光辉形象,显达、夸张,甚至有点快人胸臆的标杆!

但是,跳脱“复仇”与“礼崩乐坏”这个小主题,小时代呢?

毕竟礼在礼,情还存,杀戮父母邦国的骨肉兄弟,这事儿是否经得其夜半梦回时的扪心自问?

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题伍相庙 》唐 释常雅

大梦回首弃吾身

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衰也。

《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

旅知君概言伍子胥之智有四:

其一:离楚之智,“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费无极以救父为由,勒令伍家两兄弟入瓮,大哥自投罗网,小弟伍子胥看透了费无极的阳谋,放弃拯救父兄的一线侥幸的生机,畏”罪“潜逃。这是一智,也是一勇,更是一赌。如果伍子胥饿死或被捕在奔吴的路上呢?这一走大不孝的帽子算是戴的结结实实的。

其二:择吴之智:伍子胥逃亡之时,最后选择投奔吴国也显示出其过人的分析能力。从《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吴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大国,成公七年,“吴国始大”。从形势上看,吴国要争霸,必然向楚地发展,二国发生战争势在必然。当时最合适最有能力帮助伍子胥完成复仇使命的国家非吴莫属,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伍子胥在复仇的同时也能令吴国称霸,这对双方来说是一个能够实现共赢的选择;

其三:隐待之智,伍子胥选择了效力于公子光而没选择当政的吴王僚,这又是一把豪赌。伍员隐隐觉察到公子光有异志,遂躬耕待时机,并进刺客专诸以为政资。能够穿透一在野公子的内心,相信他的能力和胸怀能够被自己所用,进刺客间接参与谋杀执政吴王的计划,桩桩件件的实现都有着巨大的鸿沟要去跳跃,伍子胥又堵了一把,他躬耕田野7年,但这7年那一天不是一个“亡命之徒”?

其四:破楚之功,戡越之智,吴王阖闾基本遵从了伍子胥订立的吴楚越三国战略布局,不过目标不是三分天下,而是“一”吴楚越三国。破楚之后,在伐越的征途上阖闾亡故,夫差即位。伍子胥虽得辅政之名,但并未得其实。伍员认为,吴越之间,就如同吴楚之间的关系一样,是敌对而不可共存的关系。“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于我。”“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在朝野放松警惕的情况下,伍子胥向夫差再三进谏,无奈夫差一意姑行。当夫差不听忠言之时,伍子胥马上预见到灭国的结局,于是“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将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权贵。

由此四智,故“前多功”!“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为何后戮死?真的智衰了?凭伍子胥的智慧,当时在吴楚越三国的实力和势力,居然能被赐死?死的着实容易了些,这种太过简易的死法不能不令后世思慕伍子胥的旅知君作难。

千载空祠云海头, 夫差亡国已千秋。浙波只有灵涛在, 拜奠青山人不休。

《题伍员庙》唐 徐凝

但褫千人魄, 那知伍相心。

《杭州观潮》唐 姚合

《红楼梦》 第二回贾雨村在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之前,曾有一闲笔。

这一日偶至郊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信步至一山环水漩、茂林修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剥落。有额题曰“智通寺”。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云: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雨村看了,因想道:“这两句文虽甚浅,其意则深。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何不进去一访。”

这是闲笔吧,搁在第二回“很是”,搁在《红楼梦》全篇,却是为贾府命运定调的如椽大笔。鞭尸楚王就是伍子胥之“忘缩手”,自言“穷凶极恶”的伍员可以用“日暮途穷”来为不臣失德之举遮掩,这种恶行使他复仇者的形象十分饱满,不过复仇之后并不能了无牵挂,志得意满的伍子胥还要活下去,难免遭受来自故国血亲的拷问,来自午夜梦回的父兄”叩问”,作为公众人物的他还要承受历史长河的审问,“眼前无路想回头”成为复仇者转而坠入的真实境况,而这份纠葛旅知君认为伴随了伍子胥的后半生,直到他找到了一种“回头”机缘。

伍子胥不似贾雨村和贾府,他真正翻过了这个筋斗,达到了“智通”的境界。他所寻觅到的“正名”机缘就是“吴越争霸”,付出的代价就是肉身的惨死,赢得的却是对吴国的“忠”名,这一节让人不禁想起好莱坞大片《七宗罪》片尾怒发冲冠之一击。

至此,复父兄之仇使伍子胥赢获“孝悌”,为吴国称霸死谏使之在父母之邦外的吴国恢复了“忠义”。

第一次 他乘了吴国之盛势,复其仇。

第二次 他乘了吴国之衰势,成其名。

古贤至德尊三让, 吴苑雄涛溯伍胥

启功先生

洞达天命立一心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我们知道王羲之是个书法家,上述《兰亭集序》被唐太宗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我们同样耳熟能详刘禹锡的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中“王谢”之王指的就是东晋琅琊王氏,王导、王敦二兄弟一为丞相,一为军事统帅,权倾一时,炽盛隆贵,王羲之是二王的亲侄子,这一节诸位不能忘却。

西方的黑格尔讲,艺术、宗教、哲学是真理的三重通达方式,书法是一种高妙的、中国独有的艺术形态,能有这样的辞章,我想说王羲之虽没看到王谢的败落,却也是一个“翻过筋斗的人”。他说“俯仰即为一世”,这跟佛陀的“人生只在呼吸之间”,俚俗段子中“一睁一闭一辈子已逝”实在是异曲同工。

旅知君仰慕伍子胥,追悼其快意恩仇的一生,觉得这“天下第一行书”的内在精神到是多少描摹了这位春秋大鳄。

当伍子胥乞食与投吴的长征路上之时,他是放浪形骸的;

当伍子胥识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弑兄自立的志向时,他与之悟言一室

当伍子胥欣于所遇,大刀阔斧建造水陆双棋局之吴都姑苏时,他是暂得于己的;

当伍子胥奔吴18 年,主导吴楚之战,7战6 胜,直至鞭尸复仇,他是羽扇纶巾快然自足的!

大半辈子,他无论流落到哪里,无论要等多久,都保持着一个单一的信念和目标。

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接下来怎么办?

死生虽大”,伍子胥却堪破了,“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太史公所言不谬!

言尽于此,志向、功名、生死荣辱这就是伍子胥带给我们现代人的一点思考,水陆并进吴越争霸这就是姑苏城在“小桥流水人家”之外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我们聊聊成就伍子胥功名的“吴二世”:夫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46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68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213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66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5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25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16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8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2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9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7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18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3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6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