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内容产业兴起,之前一个不太被重视的现象越来越被品牌商重视,品牌商说的话越来越没人信,作为品牌商我说我的产品好,同行也说他的产品好,最终消费者被搞的晕头转向,突然间出现了个第三方机构,告诉你这款产品哪里好哪里不好,最终消费者信了。
PGC(Professionlly-generated Content)
这样的机构或者人,就是当今的网红,比起品牌商他们更懂他们的粉丝,也可以说他的用户。他们这群人的价值观相同,有共同爱好或者兴趣,基于互联网的高效连通性他们最终聚集在一起,而这个组织就是我们今天引入的第一个话题PGC(Professionlly-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专业生产内容机构,他们对某一细分领域专业程度被他们的粉丝充分信任。在一个组织内,意见领袖对一件产品的评判可以直接深入到粉丝内心,打消购物不的疑虑。然而这些粉丝为什么要听意见领袖(PGC)的话?其根本原因我个人归结于几点。
1.归属感。我明都明白家人是最不会骗我们的,也是最希望我们变好的,但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我们不可能依靠家人帮我们解决任何问题,而陌生人(陌生品牌)我们又信不过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在陌生人当中找我们最信任的人,加上时间的历练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对这些意见领袖有了和家人一般的信任。
2.减少试错成本,节省时间。我们当然可以靠自己试错,买回感兴趣的商品挨个比较哪个好哪个不好,但这无疑是低效的。
3.另外还有一些用户不具备甄别好坏的能力,所以他们需要组织帮他们做出比自己决策更好的判断。
讲到这里也有有人会问,我平时买东西都是自己判断,而且很少失误,我根本不需要这种意见领袖(PGC)的指点。的确我们生活中确实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介于意见领袖和粉丝之间,他们既不像意见领袖那样喜欢号召,也不会被品牌商所蛊惑。这样的人属于独行侠一类,不在我们pgc和粉丝讨论范围。
新时代品牌大多是pgc和品牌商的整合
很多先知先觉商家早就明白pgc的价值,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在做产品时候把自己打造成网红,客观的告诉你什么好吃,什么好玩,并不断靠事件来提升自己和粉丝关系,从而取得显著的成长。比如the north face会定期举办一些户外活动,不仅穿tnf品牌衣物人可以来,穿别的品牌甚至更好品牌衣服户外爱好者同样可以来,其实最终传达给粉丝一个消息就是顶级品牌能做到的我们同样可以做到,无形中品牌提高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ugc(User-created contend)
之前听过一句话很是印象深刻,消费者推荐才是最好的广告,事实确实如此。就拿淘宝来说,我们一般浏览产品,决定我们最终买不与不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已经买过人的评价。但评价影响我们决策的核心是什么?转发推荐商品内在逻辑又是什么?其实他们最终指向的都是一点,就是产品或者内容跟我之间的关系,脱离情感情绪的商品只能卖个白菜价,而带有情感情绪商体验品最终才可以获得溢价,比起一个能保护手机的透明手机壳,消费者更喜欢分享一款与众不同可以在朋友圈炫的手机壳。因为功能性需求只是产品做好基本要素,而决定品牌成败的关键一定是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情感附加值有多少。
为什么苹果能成为世界最值钱的公司?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不仅在广告中宣传他功能性,更重要是夹杂了大量事实情感体验因素,用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普通人作为产品的载体,激发人十分美妙的享受。所以即便苹果今天在技术上没有十分大突破,在营销水平上依然是屈指可数的。
品牌商都渴望自己的商品可以分享,很多时候却恰恰忽略了一个可以让消费者传播分享的理由。腾讯公益一直做的不温不火,直到前几天买画事件让他彻底火了一次,用户大量分享传播。为什么会这样?比起告诉捐了多少钱来说一幅画的意义更突出了捐赠者品味,让捐赠事件赋予了提升自己品味的意义。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品牌如果想要传播,一定要给足用户利益点,要站在帮助对方的基础上考虑问题,才能形成有效的传播,除此以外,这些原始传播用户一定是品牌的忠实粉丝,必须保证平时有那么一些高频互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ugc的顺利进行。
ogc
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品牌自己的内容。如今的品牌价值和10年前品牌品牌价值已经十分巨大变化,我们稍微留意下近些年比较火的品牌,无一不是满足了以下情况,链接品牌商与顾客的不再是商品单纯的物理属性,比如去星巴克喝咖啡的人不仅仅因为想喝咖啡,更重要的是他们喜欢星巴克带给他们品牌文化,有精神归属感,比起喝咖啡人们更愿意说喝一杯星巴克咖啡,相信星巴克的咖啡一定不是最好喝的,但一定是最具有品牌精神的。
而如今作为品牌商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运营好已有资源客户,更重要是挖掘增量市场。
如果说一买一卖单次的交易方式是1.0时代,那么2.0时代就是开始做会员体系,通过老顾客独享优惠活动与品牌传递价值黏住顾客,提升单课价值。当然2.0时代依然不属于增量市场,那什么才是增量市场呢?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就拿罗辑思维的”得到”产品来说吧,前不久据说用户破了1000w,而这1000w用户中绝大多数人就是处于增量市场人,他们也许没有在得到中花过一分钱,但无一例外他们是认同品牌所传递价值观与精神才加入的,虽然一开始增量市场这些客户不是品牌的消费者,但随着接触次数的不断增多,很有可能有发生真实的消费行为。所以如今价值观共鸣比物质共鸣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