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读山海经》十三首5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首篇为序诗,后十二首从《山海经》《穆天子传》中撷取题材而写成。组诗中,世间的传说、神话、寓言、史实,通过其“魔镜”,或被化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为哀婉的叹息,或被化为惊天的怒吼,或被化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为刹那的顿悟,或被化为玄妙的虚幻,或被化为警世的宣言,可看作作者壮年时期思想状态的全面映照。
【背景】
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义熙四年(408年)之前,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注释】
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三青鸟:《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酋黑目。”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后因称传信的使者为青鸟。
奇可怜:甚可爱。
王母使:西王母的信使。又《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夹)侍王母旁。”
三危山:《山海经·西山经》:“三危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力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因:因依,依托。
具:通“俱”,完全,详细。
须:通“需”,需要。
【译文】
翩翩飞舞三青鸟,毛色鲜明甚好看。
清早去为王母使,暮归居处三危山。
我想拜托此青鸟,去向王母表心愿。
今生今世无所求,只要美酒与寿年。
【赏析】
此诗借吟咏三青鸟表达对酒的嗜好,并借三青鸟寄语西王母表达对长生的期盼。诗人希望青鸟为自己传言,请西王母赐予酒与长寿。
长按赞赏码,感谢诸位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