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三要素:结构,语言和好的开头与结尾。
2.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
3.写作的素材来自哪里?
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来自你看过的文章和你所读过的书。
4.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季老先生说:“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当时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深深的打击了我对写日记的激情。事后,我又想了想,写日记和写作应该是有区别的吧!写日记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所做、所想与所感,这是给自己看的,且是私密的事情,不对外公开的文字。而写作却不同,它是用来感染或者说是影响他人的文字,开心或者难过,悲伤或者焦虑,亦或者是带给读者某种感受。
季老先生文章中谈到: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属于作者了,因为话语权已经转移到了读者手上。谈到朱自清写的背影,我清楚的记得那篇文章,因为他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自打我懂事开始,父亲很少和我们沟通交流,原因是他常年在外打工。因为没有读过书,都是干些苦力活。每每想到这,我心里都会难过很久,为了让我们能够读好书。曾一度还埋怨父亲过,后来随着自己慢慢长大,也渐渐明白了父亲的不容易。
除了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章带来的东西之外,还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负责外,还要做到对你的读者负责。我发现我的文章都是自娱自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就写到哪,这种写作方式说的好听叫随性,说的难听点叫不负责任。但季老先生有说道:你写的文章至少你自己觉得是要有一些道理的,哪怕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就算被别人嘲笑也不怕。因为写作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能够和读者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也算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渠道。是的,这段话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于向陌生人倾诉。而向我这种内向又外向型的矛盾体,很多时候真的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真正的想要表达什么重要的信息。
5.怎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6.对写作来说哪一点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