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近一天的时间粗读了高士其的著作《细菌世界历险记》,作者以细菌的口吻给我们描述出了一个鲜活的“微型世界”。这里也有吃喝,有繁殖,有劳作,有战争。虽然人类的肉眼看不见,但他们确实就寄存在我们身上或者游荡在我们周围。他们不仅有过,更有功。他们的功绩是我们容易忽略的点。没有他们,我们的粪污就无法处置,我们的土地就要荒芜,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就无法制造。所以,人类应该提高对于细菌的认识,应该公正地看待这个庞大的群体,不要谈菌色变。毒菌要防,好菌要收。 这部著作的独特性不仅在于以故事的方式普及了科学知识,而且文字富有激情,语言富有诗性。作者不仅给细菌取了许多亲切的称呼,如“菌儿”、“霉儿”,而且还给他们创作了许多小诗,如“人类的肚肠,是我的天堂,在那儿,没有干焦冻饿的恐慌,那儿只有吃不尽的食粮。”诗中,菌儿的快乐与满足溢于言表。一般情形下,人与普通的细菌是可以和谐共存的。碰到那种喜欢捣乱的毒菌,人就要倒霉了,就不得不想方设法把他们清除出体外了。
《细菌世界历险记》读后感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