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第三部分:
精力管理训练系统,建立仪式习惯的三个步骤:
一、明确目标。
借用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毕竟,人类不应该询问生活的意义,因为他自己才是需要作出回答的人。每个人都要接受生活的质询,他只能为自己的生活作答,并负起相应的责任。”
人生目标是一种独特的精力源,追寻使命感,是人类文明中必不可少的主题。那作为非英雄的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使命了呢?其实,无论是谁,都该开启自己的“英雄之旅”,去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
如何树立并明确自己的目标呢?
1、积极的人生目标。消极的目标充满防备心里,它的本质基于缺陷,诞生于身体威胁或心理威胁,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容易耗尽精力,而且也会释放出对人体长期有害的荷尔蒙。而积极的目标则让我们的注意力从威胁经历转移到挑战上去,这就为生活开启了一系列全新的可能性。
2、内心的目标。当目的从外部转移到内心,也能提供强大的精力,外在动机反映了我们队某种事物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欲望——金钱、认同感、社会地位、权力甚至爱情,而内在动机则源于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3、超越个人的目标。虽然我们可能不是英雄,但小人物也可以是大英雄。每每看到那种舍己为人、挺身而出的新闻时,就觉得人性的伟大在于此。曾读过一本书,名字是《相约星期二》,其中有一点印象很深,大概的意思就是你有为他人提供过帮助吗?
4、找到内心最坚定的深层价值观取向。价值观是终极的行为指南,言行一致才能真正算得上改变。如何找到深层价值观,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如果现在就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想想你最敬重的一个人,描述他/她身上你最钦佩的3种品质。
·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5、全情投入的构想。就像梦想愿景板一般,时常拿出来提醒自己,以终为始,不让自己偏离方向。
二、正视现实。
古希腊人在帕纳萨斯山一侧刻下了两句警世名言,其中一句是“认识你自己”,而另一句则是“认识你全部的自己”。文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写道“每个人对于自我欺骗都拥有无限潜能”。想想真的是很贴切了。比如在恋爱中的自欺欺人,比如减肥时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的玩笑话,这些都属于潜意识里的自我欺骗,是我们自身防御系统的一种形式,防止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但事实却是当问题存在时,选择忽略或逃避,最终都会反射回来。
就像精神学家爱德华·惠特蒙写道的那样,“我们只有满怀震惊地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看到我们希望或想象中的自己,才算迈向个人生活现实的第一步。”
若要面对现实,就需要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对人生进行详细审查并为此承担行为后果。面对真相,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承认自己被蒙蔽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是光明与暗影、美德与恶性的混合体。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看看自己的日常精力管理情况。
·睡眠、饮食、锻炼习惯如何影响你可调动的精力?
·你有多少负面精力消耗在了自我防御上一一沮丧、愤怒、恐惧、怨恨和嫉妒?反之,你有多少正面精力投入在成长和产出上?
·你有多少精力投入在自己身上,有多少精力投入他人?对当前的平衡你感觉如何?对这样的平衡你最亲近的人有何感想?
·你消耗了多少精力为超出你掌控的事担心、沮丧,并试图影响它们?
·最后,你是否明智且高效地投资了你的精力?
三、付诸行动。
也就是建立积极仪式习惯。所有表现卓越的人都依靠积极的仪式习惯管理精力和规范行为。
仪式习惯有这样几个作用,建立习惯,有助于促进改变;当面临压力时,会更容易行动;即使在有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下去;可以保证精力消耗与恢复之间达到有效平衡。这些话都听着太官方了,简单的说就是悉心养成的仪式习惯能够节约精力,吸引我们做出行动,一旦做不到还会产生不适感。比如刷牙、沐浴等。如果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持久的新行为,那肯定不能花太多精力来维持它。比如健身,在别人看来坚持健身多难啊,冬冷夏热,春困秋乏的,非要去那健身房撸铁去?其实,对于长期健身的人来说,健身不再是一项需要意志力来维持的行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你要真让他连着几天都不去健身,反而难受的是他。
那如何建立仪式习惯呢?
1、30天或60天的养成周期;
2、精准具体的规划,将时间和行为精准化、具体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3、不用负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某个意图。比如“我不会暴饮暴食”,这样的说话就会很快消耗意愿和自律的储备。不做某些事需要持续的自控力,尤其是面对原来的习惯和诱惑。下次可以为某一特定场合设计一种正面行为叫“事前准备”,比如为了防止过度饮食,事前准备可以是“如果我感到了甜品的诱惑,就去吃一片水果”。
4、从量变到质变。慢慢养成习惯,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只有越过舒适区才能发生成长和改变,但过于压迫也会增加放弃的概率、
5、基本训练:
·规划方式。每天设定养成习惯的任务,重复预想,明确目标,设定自己的相应行为。
·记录进展。每天进行行为自查,通过自查来看到个人预想和实际行为的差距。
最后附上全情投入训练系统的实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