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朱自清先生《背影》,有感
记得学此文时,正值初中时期,当时一心想着去海的另一边,去当一个仗剑走天涯的剑客。可现实却是每日单调的从家到学校的两点一线,根本就没有读懂文中的内涵。
接下来为剪摘的背影的部分,加粗请细读。
首先我们必须交代一下背景:
ps:请勿跳过,之后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这是一副惨淡的光景,但是作者的父亲仍然安慰仍有『好迹可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其实就是一个骗子。只说父亲与从前印象不同,却不肯,说出那个答案。
接下来讲自己的一点亲身经历
今年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一心叛逆的我向父母许诺一定要走出本省,去外省见一番不一样的天地。父母当时提出一起陪我去学校,一来为我一个人去学校不放心,二来准备去游玩一番。暑假时还专门找朋友谈这件事,当时觉得父母根本没必要跟着我,因为自己觉得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啦。可是来了学校以后,父母一共准备呆两天,第一天来了母亲一直很难受,因为我一直想去昆明,最后到了石家庄,母亲觉得我会在大学呆的不开心,路上一直问着我的感受。宿舍楼是6楼,父亲当时正是用着那有一些驼的背帮我把行李拿着,我不让他拿,可他说我拿了一路,也该让他帮帮我了。第一天父母陪着我把学校的一切办妥,第二天也没有去玩,而是早早的回了家,回家前又一次一次地嘱咐着我这呢那呢。
也正是在那次送别后,又再一次看了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一下子心里酸酸的,这不正是当时父母的情形吗?这不正是父母的心理吗?
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最大的依靠,那时候我们从不会懂背影中的意境,直到长大,自己的个子超过了父母,懂得知识超过了父母,我们的心也超过了父母,我们也会在自己比父母强的时候嘚瑟一下。可是父母渐渐不能像从前那样帮我们任何事情了,我们也不会让父母去过度劳累了,父母也会让你插手家里的事情了,在做一切决定时也会去询问你的意见了,那是因为父母真的变老了。
『父母不如你了』这个话题已经不能再去去拿出来讲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已经不是一个笑话了。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的成长总是伴随着一些我们心爱的人的老去。
这些事实就在一个动作,一句话体现出来了。
朱自清先生全文写了很多『嘱咐』『踌躇』他的动作也都是『忙着』『攀』『缩』『倾』『蹒跚』『显出努力的样子』他对孩子的态度也是『终于忘了不好,终日惦记着那些好』。
全文不写一个『老』字,却通过这些与从前印象不同的奇怪别扭的变化来讲述着这种改变。是的,那是一个男人的老去。
大概,天底下的父亲,老去的样子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吧。
也许是出于对一个男人的尊重,也许是出于对一个父亲的爱戴,也许是出于对记忆的信赖,出于对时光的厌恶,我们打心眼的想要做那个骗子,守着那个谎言。
我们都不说,但你都看见了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