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伙伴中,总会有这么一种人:行动特别迅速,办事儿特别快,但是千万别看结果,要么是漏洞百出,要么是舍近求远。
当你和他沟通的时候,他还一脸无辜的说:“我这不也没闲着嘛......”
这种员工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都很难调整,因为他的心里搞混了一个概念,把应激反应(他们看来是行动迅速)和勤奋画了等号。
这里面原因很多,追溯到中国人的语言里,有这么一句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由于这个语句总是加在好人(恕我用个俗词)身上,所以多数人认为这是勤奋的象征。另一个例子是,刚刚入职的毕业生的家长总是在上班前嘱咐他们:“啥都不会的时候,手脚得麻利点。”看似正确得不得了的事,一旦失去了思考,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养成不好的工作习惯。
在当今非常完善的商业社会和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时代有一条铁律:
保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追求过程的高效。
你在一个组织中还会经常发现一个现象:资深员工一个人的工作量是菜鸟的好几倍,但是他们仍然游刃有余,除了经验积累等因素外,资深员工更懂得工作孰轻孰重和如何调动各方面资源完成工作,而不是像很多菜鸟一样只知道闷头自己干。要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一个简明工作流程:
1、详细了解任务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事项,做到不要遗漏。
2、了解任务的重要性,排定它的优先次序(领导关心的>部门重点工作>个人重点工作>事务性工作)。
3、将工作任务分解,看看哪些是自己干的,哪些是需要别人协助的。
4、在做自己的工作之前,先跟协助的部门、同事或是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沟通,并得到他们的亲口确认。
5、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定时沟通协助人员的工作进度(沟通的频率按照任务重要性和截止时间来制定)。
6、时间截止前至少半天汇总材料向直接领导汇报。
7、如果有必要,直接领导会安排更高级别的领导电话沟通或面谈。
8、领导听取汇报并拍板后,跟进后续工作,及时汇报重点环节的进度。
9、工作完成后,把相关资料进行归档。
如果觉得以上几点过于繁琐,就先从三秒禅开始,做事之前先给自己留三秒思考的时间,想想怎么做才能高效完成任务,这是一个习惯,需要刻意练习才能养成。
远离“应激反应”,做到真正勤奋!
祝你成功!
讲干货,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