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是什么?师生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可以是老师对待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对老师,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师生情呢?你讲如果一个老师教了一名同学,很长很长的时间,他们互相打打杀杀,无论是怨恨还是感激,通过长时间的相处与互动就会产生师生情,师生情,我们再用四个层次去解读,也就是本能、心理、理性与德性。
动物有师生情吗?有学习吗?动物其实也要学习,因为他们学习的都是捕猎,都是生存技能,准确来说,这是他们的基因流传下来的,动物是没有师生情的,只是本能。但是你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鹦鹉学舌是学习吗?其实鹦鹉学舌也是遗传的基础上,通过我们人类去教他,所以从某种方面来看,是有师生的感觉,当然也是学习的行为,你可以饲养鹦鹉很多年培养出感情,但是鹦鹉并不会有师生情,因为师生情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与人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间并没有师生情。
你可能会想到幼儿园的老师可能会帮你喂饭,喂水,擦屁股,这当然是老师对你的爱,那么这样的照顾属于什么层次的呢?我认为是本能的,现在你还小,老师,这样做是满足你的本能需求,所以这是本能层的。虽然老师这样照顾你,可能只是出于他的职责所在,但是很长时间的朝夕陪伴,难免会摩擦出感情,比如老师很长时间与你在一起玩耍,老师在互动的过程中也对你很喜欢,你也对老师有了一种感情,那么这样的感情又属于什么层次的呢?我认为是情感的层次,因为这正是互动中产生情感。有时候可能也会产生误会,比如你可能认为老师偏心,这时候就需要理性的分析了。
当你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甚至高中毕业的时候,此时你对老师有情感吗?肯定是有的,可是这时候的情感就与以前幼儿园学前班的时候那样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因为当你有小的时候,你需要的更多的是依赖,这里的感情也有生活上的关爱与照顾。可是现在的感情,老师可能会向你提供理性、方向的引领,自信,独立,坚强等人格的养成,帮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追求自我能力、自我价值与自我意义所以这样的师生情是理性层面的。
那么至圣先师孔子,他的弟子有非常多,在众多弟子之间,也肯定会与一些弟子产生师生的情谊,他的教学就是在传道,立己达人,那么从孔子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德性层面的精神导师,孔子教给他的学生理性、方向、道义,德行上的引领,那么这样的师生情,我认为是德性层面上的。
我们接下来来看几个案例:
1. 王老师,在课堂上一直不停的在讲,并没有与同学互动,有的同学非常的懵,甚至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完全没有上课的样子,可是王老师全当没有看见,只顾百自己的知识点,赶快的讲完,那么这位老师的行为是怎么样的?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他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失职了,他只顾自己把知识点说完,完全就不管别的同学有没有听懂,可能她想的就是我把我的课讲完,我就可以领我的工资,爱听不听,听不懂拉倒,那么这样的老师是在什么层面上考虑问题的呢?我认为是本能层次,因为他只关注知识,并没有关注人,而与它相反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真正的把所有的东西都落在学生的身上,所以这样的老师这门学科可能学生都是不喜欢的,只是本能上的一种形式。
2. 张老师讲完他的课以后,就是发练习单,剩余的时间就是把练习题全部做完,如果她看见某个同学并不会的话,他就会大发雷霆,大骂几句,就比如说笨的呀,啥都不会,可是刚刚看见小明已经早已做完,并且全对的时候,确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样的老师无非是区别对待,那么他这样的区别对待的反应属于哪个层面的呢?我们以老师的角度来分析,那么就是情感层,比如她偏心,哪个同学学的好就和他关系好,并且对待他也非常的好,可是一些同学不会,就完全相反了,所以这是情感层面的。
3.小明想要成为小刚那样优秀的学生,于是他又开始尝试努力学习,可是换来的并不是完全的成功,后来小明发现他非常喜欢上美术课,美术老师和蔼可亲,美术也逐渐的成为了它的强项,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小明的这一系列的转变呢?其实就是从情感到理性,这是有两种情况的,首先是先喜欢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了这门学科,第二种情况就是先喜欢知识,然后觉得这个老师讲的也不错,然后也喜欢上了老师,以正是亲其师信其道,可是这两种情况最后都是亲其师,那么我们对某种学科的热爱,怎么融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呢?我们可以发挥生命的创造性,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一定要自我鼓励,我可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就可以使你的热爱融入到你的生命当中,那么我们怎样才会有那样的转变呢?肯定是要有反思调整与坚持,自己一定要主动的选择,你正是自我意识上的觉醒。
另一种师生情,就是如孔子那样对他的弟子理性方向,德性上的引领,也就是德性层面上的。
其实我认为师生情,无论是本能情感理性还是德性层面上的,都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在一次次的互动当中,才有了这样独特的感情,在动物界也是没有的,师生情也是一个人一生当中重要的一种感情,它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很多,你在学校遇到的困难,老师同学可能都会给你帮助,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是非常的珍贵,这就是我理解的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