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系统思维探秘
第一章:不得不提升的思维力
为什么要提升思维力?
思维力不足的三大痛点:
①分析时想不明白
②表达时说不清楚
③学习时学不快速
学的过杂、过乱很分散。
思维力提升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现在社会信息更新迭代太快,所以亟待解决提升思维力快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显得迫切。思维力>知识
知识学习日趋碎片化
提升思维力有以下好处:
①提升思维力可以打造个人知识体系,少走弯路,快速高效对知识进行分类过滤和系统化吸收
②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第二章:思维力提升必备(系统思维)
什么是系统思维?
用框架来系统思考与表达的一种思维方式
框架如何产生的?
①从已有的框架直接选择
如:SMART原则、金字塔理论、PDCA、MECE等
②结合已有框架进行的升级改善
③全新的框架构建
暂时没有的框架,根据自己从事的行业自主发明创造
有框架但是你不知道或者未想到
系统思维与常见思维的关系
与发散思维
包含关系,系统思维包含发散思维
与收敛思维
归纳、演绎
与水平思维
六顶思考帽和逆向思维
与结构化思维
假设为前提,以事实为基础。
系统思维的三大应用价
①分析和解决问题
②准确表达
③更高效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1)系统思维能弥补经验不足和加速经验积累
(2)系统思维能提高学习效率并加速知识积累
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
什么是问题?
问题就是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第三章: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第一节:准确描述问题
搞清楚问题也就代表成功解决了一半问题。有时候你会发现你所表达的和对方理解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事情。你以为的和他以为的并不一样。
这是因为双方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长、短、高、低等。
第二节: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
确定问题之后,紧接着就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所有构成要素。
5W2H
WHY:为什么做?
WHAT:做什么?
WHEN:什么时候?
WHERE:哪里?
WHO:都有哪些人?
HOW:怎么操作?
HOW MUCH:预算好多?初步计划如何实施?
第三节:探究问题本质
①区分问题的表象与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分析法:使解决问题的人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入手,沿着问题因果关系,顺藤摸瓜,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②区分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与问题本身
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身而不是主观臆断抓住表面现象不放。
第四节:显化问题隐含的假设
显化问题隐含的环境假设
显化问题隐含的时间假设
显化问题隐含的理论/工具应用前提和边界
避开思维惯性,不一样的假设前提,所表现的问题也都不一样,关键看参照物和界限。
第四章:分析问题——构建框架及明晰关键
基本框架
第一节:必备的基础思考工具
思维导图
逻辑树
主次逻辑分明且一目了染。
MECE
完全穷尽、相互独立
第二节:构建框架的两种形式及综合运用方法
自下而上
罗列要点,发散思维记下所有能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连线分类,并收敛归类
归纳(由果及因)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重要性的逻辑顺序
演绎(由因及果)
演绎的逻辑推理(类似数学解答题推理过程)
问题到原因
原因到对策
构建框架
二维矩阵、价值链
检查框架
用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思路检验框架
自上而下
选择框架
如:黄金思维圈(what–why–how)、SWOT、PDCA
分析问题
依据框架提示,填充内容并逐个分析。
多维思考
换位思考
逆向思考
零基思考
抛开已有的任何限制和已知结论从零出发重新思考。客观公正重新审视问题。
检查框架
MECE理论检验框架。
两种方法优劣对比
第三节:明晰关键
2/8法则
淘汰非关键部分
第五章:解决问题——高效执行及检查调整
高效执行
5W2H
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
检查调整
PDCA
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检查
action纠正
第六章:假设思考——咨询顾问的问题解决之道
第一节:什么是假设思考
一般推论
问题→结论(时间充裕且信息收集充分)
假设思考
结论→问题(时间不足且信息不全)
第二节:假设思考的三大优势
①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
②构建全局观(框架、俯瞰力)
③不被信息洪流淹没(抓重点)
第三节:假设思考五步法
①界定问题
②建立假设
③明晰关键
④验证假设
QDT验证之全面验证
⑤快速调整
第四节:如何掌握假设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可以练习的机会
大胆假设、小心验证、不怕犯错、敢于突破
深度
5why黄金思维圈
广度
why andso what
第三部分:自上而下地表达
第七章:讲三点,快去拉升水平
7±2效应
人脑的特点是:短时间一次性最多记忆5到7种事物,这是人脑的天性使然。
表达时“讲三点”的好处
①能够快速在他人心中营造逻辑性强的“微印象”
②能够提升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
如何养成讲三点的习惯
常用的讲三点框架
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积累讲三点的框架,并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
第八章:从结论说起,明确目标
从结论说起的表达结构
论点——论据
总——分
上下、左右
表达的时候,顶点的要点先行,先入为主。
适合结论说起的场合
①短时间内讲明一件事或者一个观点
②以突出成果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告、研究报告、解决方案演示等
如何做到从结论说起
①口头表达
①要点先行
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阐述观点
②书面表达
锻炼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第九章:金字塔结构的清晰逻辑
金字塔原理的本质内涵
每一个论点的下层论据 最多不超过七个,最好三个(“框架”的构成元素)
同一组论点必须具备相同特性
每组论点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归纳演绎
MECE原则
第十章:形象化表达的有力展示
为何要用图表化展示
①符合人脑特性
②能清晰传达信息
①信息量大
②传递迅速
③表达准确
④更富整体性
常用图表及设计方法与技巧
常见图表种类
①示意图
关联图
流程图
系统图
②统计图表
统计图
表格
③地图
④界面图
仪表界面
操作界面
⑤历法
日历
月历
年历
图表演示顺序
时间顺序
单向
循环
结构顺序
包含
并列
交叉
重要性顺序
参考结构顺序
演绎逻辑顺序
图表设计方法
构建内容框架
选择图表化结构
填充元素
后记与总结
宇宙万物都是系统所组成,而框架就是系统的表现形式。
用已有的经过前人验证的成熟框架解决面临的问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首先,你得有这些框架的储备(表现形式及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调取;其次,这个社会是复杂多变且变化极其迅速的,这需要我们在熟练掌握各种框架的基础之上能够更新迭代这些框架顺应时代潮流。
所以,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尝试养成运用框架的习惯,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