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奋和愤盛衰之本,勤与惰成败之源。”富兰克林也曾说过:“勤勉是幸运之母,上帝对勤勉给予一切。”那么,勤孩子究竟是怎么培养的呢?
1.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往往会对品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不会下岗的班主任,自然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首先,父母言行一致是极其重要的。想在孩子身上培养某种品质,父母应从自身开始。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努力的情景,那对培养孩子的勤奋品质会非常有利。
我朋友的朋友,女儿三岁那年决定考研。一面带孩子,一面考研,着实辛苦,与孩子一起玩耍的时间也受到了限制。但让人意外的是,由于妈妈看书时没法与孩子一起玩,那个孩子竟然也读了好多的书,其中还包括四书五经。所以妈妈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女儿竟也成了个“小才女”。可见,勤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勤家长!
2.“懒妈”能够培养勤孩
这一点貌似与上文冲突,但是其实“懒妈”并不懒。她的确会在做家务时少做一点,但那是为了让孩子多做一点。此外,她的角色是场外指导,她会在一边观察,然后正确的评价孩子的每一个环节,并告诉他需要整改的地方。
能够放手的“懒妈”会在孩子身后做灵魂导师。会引导孩子借鉴伟人的勤奋,会包容孩子一时的“任性”,更会用迂回战术在孩子想放弃时巧妙的领回“原路”,会在失败后鼓励他“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会积极鼓励,适当赞美……勤奋是意志的考验,如果身后没有一个肯思考的老妈做坚实的后盾,“我”恐怕真的不行!既然肯思考,又怎会是懒妈呢?
3.找合适的“朋友”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孩子,勤奋往往和踏实、自信、坚韧、刻苦联系在一起构成主动学习、坚持学习、顽强学习的学习品质。所以,想要培养勤孩子,还需要帮助他们形成其他的一些良好的品格。勤,是在多读书中感悟的,是在多观察中学习的,是在多思考中研究的,是在多动手中实践的……
所以,勤是个综合体!
4.适当的拒绝
当孩子们向我们提出物质上的要求时,我们往往非常容易地就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而我们这样做则会让孩子们体会到,欲望的满足可以不通过努力,只需要操纵,纠缠父母就行,甚至只需要表达出愿望就行。所以,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拒绝。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童年的欢乐就是坐享其成,就必然养成心灵的懒惰。一个人不想学习任何技能的最可怕的毛病,就由此而来,心灵的懒惰产生着思维的惰性。多年的经验使我懂得一个真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教育规律之一:要这样教育小小年纪的人,让他拥有他付出昂贵代价得来的精神财富。这代价就是奋发努力,就是克服困难。”
5.建立“成就感”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小学阶段,儿童如果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并从中感受乐趣,则会产生勤奋感。
勤奋与孩子的“成就感”有关。只要你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成就感”,并且利用条件、创设机会,不断地强化“成就感”,让其找到感觉,尝到甜头,孩子求知、成长的“内发动机”就被打开了,他就会持续不断地努力。“持续”两个字是建立在孩子的“成就感”之上的,如果孩子在求知、成长的道路上,没有这种“成就感”,只靠那种威逼、利诱、打骂取得的效果只是暂时的现象,孩子是不会持续努力的,因为“内发动机”没有被打开,也就没有动力。
总之,勤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勤用心的家长,所以让我们从勤用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