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研究个体心理,的心理学书籍,与先前读的研究大众心理学的《乌合之众》截然不同,这本书浅显易懂,笔法,驾轻就熟,语言生动简洁。作者更是“本色出演,”作者相貌平平,身材矮小,患有软骨病,身体活动受限,他自身就有严重的自卑情结。但在书中,就谈论到他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
书中第一章提出“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这个哲学问题我们讨论了千年之久,但人们都找不到统一答案。那是因为人生意义的解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各个方面,形成个人独有的气质,使得每个人的看法,变得不一。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言行和举止,包括他对事物形成的观点、性格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甚至他的野心和癖好也可以八九不离十的判断出他对生活意义的诠释。认识这样人们才会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一,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一样的人。”每个人的环境、基因、身份不同,就了连同卵双胞胎也逃不过这个魔咒。作者阿勒泰认为“奉献与合作”是人生的真谛,我认为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人应称之人上人。我们普通人理解大体上都是自身快乐和幸福。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书中也谈到童年对人生的影响。书中列举三大问题儿童,第一类为有缺陷的儿童。有缺陷分为身体缺陷和心理缺陷。眼泪影响大致相同,身体曲线会引起心理缺陷,心理缺陷也会引起身体缺陷。作者童年就是类似于这类的儿童,她们很难感受到社会责任之类的意义,他们不懂得生活意义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他们因为受到社会的侮辱而丧失对成为社会一员的期待,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但克服自身障碍的同时,可以激发出内在的巨大潜能,成为优秀的人才。第二类被溺爱的儿童,在他们心中只有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与人相处的益处,根本不懂得与人合作的必要性,过去的环境把他宠坏了,现在遇到问题,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求助于他人。第三类就是被冷落的孩子,他们对爱与合作极其陌生,当然无从谈起树立关心和互助的概念了。
最后,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能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信心,取得成功。